请问初二语文下册中的《马说》的大概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3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09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今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做马夫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起并排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饲料,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才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哎!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10
《马说》是韩愈的作品,大概内容就是介绍千里马以及千里马的饲养方式,并通过千里马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用人不公,埋没人才,人不尽其才的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凉之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10
《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11
《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a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这样以后就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不能从外面表现。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主题: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思想感情(中心主旨)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
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