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9:11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9 18:03
湖南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下:
湘绣: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刘海砍樵: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两个剧本,就是取材于这一典故。打铁水:起源于明末清初,鼎盛于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跨越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侗锦: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著名织锦类型之一。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具有一整套丰富、独特而又神秘的端午习俗,分布于汨罗市的汨罗江流域中下游一带。珠梅“抬故事”:长期以来在“耕作文化”和“梅山文化”的侵染下,这里形成了奇特的民俗文化。双峰溪砚:溪砚制作工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马王堆汉墓古尸:有人把它誉为汉民族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09: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中国各民族人代代传承的,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像是各种传统节日,传统的表演艺术,传统的知识技能,包含的范围很广,项目也很多像是手工艺品,民俗舞蹈,戏曲,杂技,节庆等等都是的。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融合,还有独特的自然资源,这些都给湖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多的,像是民间文学,民间舞蹈,还有民间歌谣这些都是非常出名的而且也是很具有特点的。
很出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汨罗江畔的端午习俗,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湖南汨罗江畔的端午节是从五月初一到十五的,在汨罗江旁边的楚塘,凤凰山,河市等地,端午的时候会办宴席,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雕龙头,还有祭龙,祭祀屈原等传统活动,这些都是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的。
还有就是花鼓戏,花鼓戏其实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地都有流传,但是在这些地方中,湖南的花鼓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湖南花鼓戏是一个总称,指的是在湖南各地的花鼓戏的一个总称,细分为长沙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岳阳花鼓戏等,湖南额花鼓戏音乐非常丰富,曲牌众多,而且是和各地的语言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像是《打铜锣》《刘海砍樵》等剧目,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湖南还有很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像是湘剧,黑茶,湖南皮影戏等,很多的,这些都是传统文化,都是有优秀的地方的,需要我们继承并且发展的,虽然现在是21世纪了,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不能丢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09: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土家族梯玛神歌、土家族摆手歌、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咚咚喹、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衡南七巧龙舞、瑶族长鼓舞、苗族绺巾舞、城步吊龙舞、长沙花鼓戏。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09:14
是代代相传的,和人民日常的起居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文化,比如说民俗习惯等等;包括土家族的摆手歌,长沙的花鼓戏,湘西的苗族民歌等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09:15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用歌声传承文化,用服饰记载历史,用舞蹈渲染生命,融中原文明,纳百家之长,最终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