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公车上书 三民主义 西安事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6:4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19
公车上书
解释: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出处:《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 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三民主义
解释: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族*,恢复汉族政权;民权主义是建立*;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后来在*十月*的影响和在中国*党的帮助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并于一九二四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西安事变
解释:亦称双十二事变。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为*蒋联共抗日而拘捕蒋介石,实行的一次兵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20
历史上所说的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运动的开端。
三民主义(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纲领。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20
公车上书: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运动的开端。
三民主义:
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纲领,是中国*信奉的基本纲领。
三民主义要点:
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21
一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运动的开端。
“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二 “三民主义”分为新三民和旧三民,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构成。是中国*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三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