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6:1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7
一、被传销*后,一方面不会想离开传销组织,另一方面传销组织会以各种方法控制人身自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7
传销组织把新人骗进传销行业,大致分为:列名单、电话或书信邀约、摊牌、跟进、直至胁迫加盟。 步骤一:揣摩心理列名单 所谓列名单,也就是盘算一下,哪些人是可以骗来的对象,主要包括这样几类对象,亲戚类: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类:五同——同学、同事、同乡、同宗、同好;邻居类:前后左右邻居;其他认识的人,如师徒、战友等等。总之,那些急于改变现状的人,都是传销组织网罗的主要人选。一旦选定目标,他们会对这些人的心理作充分的分析。步骤二:巧言邀约设* 电话邀约是最主要的方式,一般分三次完成。 一、问候。主要为了打探对方当前的状况及心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确定下一次邀约的借口:如帮忙找工作、承包工程、外出游玩等等。该过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90秒以内,以便制造悬念。 二、*。在第一个电话打出后两天左右,打第二个电话。这个电话至关重要,对是否能邀约到新朋友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一般为了让对方深信不疑,这时需要安排一场情景假戏。好比在打电话时,会给对方营造,打电话的人正春风得意、美女盈怀,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他们有一个公式,就是神秘+悬念=吸引。 三、正式邀约。在前两个电话打出以后,认为时机成熟,开始正式向对方提出邀请。当然,这些都是在监视下完在上述种种游说和谎言的欺骗下,如果对方被说动了心,愿意加入,下一步就是接站。 接站的整个程序乃至接站人的神态和衣着也有明确要求:接站人一进车站与对方见面的时候,应该是热情地跑上去几步,要先握手。同时,一定要衣着光鲜,比如打着领带,人家就会感觉你肯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目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催对方上路,并嘱咐,路上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要带钱。步骤三:心理测试对症下套 为了避免新朋友乱打电话,推荐人要想办法先把新朋友的手机费耗光。然后,尽量与新朋友拉关系,谈理想、谈社会、谈人生,使对方产生信任。并瞅机会,完成传销行业里的两个心理测试。 第一个测试:“本地人经常掉钱,而且本地人看见地上掉的钱都不会去捡,因为他们弯腰的时间会挣更多的钱。你若看见地上掉的钱会不会捡?” 新朋友若回答“捡”,说明他对金钱有*,可以继续提第二个问题。 “我有个朋友,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前不久,她的父母带她到医院体检,结果查出了癌症。医生只告诉了她父母。你说,她的父母该告诉她吗?” 如果回答“告诉”,证明对方为人坦率,适合全抖。所谓全抖,就是在听课后直接告诉对方:之前说的一切都是假的,要你来这儿就是要你从事传销的。 对方如果回答“不告诉”,说明他为人很深沉,只对他半抖,即告诉他之前所说的那些(如介绍工作、联系业务等)都是真的,不过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等几天。而在这几天里,他们会要新朋友抽空好好了解这个行业。并以看望朋友的名义将他带到一些资深的传销人士那里,对他进行初步*。步骤四:无微不至、无时无刻、全面灌输 除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照之外,传销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对新朋友进行全面灌输。先是举各种例子来说明这个行业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恐怖,而且一点儿不犯法。这些例子根本就无法得知是真的还是他们临时编造的。然后再解释他们当初为什么没直说,而是采取欺骗的手段把人邀约过来。他们的理由无非是——为了新朋友好!并且他们那不叫骗,美其名曰“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为了避免家人不必要的担心,以及为新朋友保护一个完美的市场。 对于欺骗亲友的血汗钱这种罪恶行径,他们这样开脱:这些钱毕竟是自己的亲友掏出来的,那么这个钱该不该赚呢?我看是该赚。因为钱本来就是叫人赚的,具体谁赚本就无多大区别。如果钱印出来都埋入地下,不让人赚,岂不都成了废纸。 他们会向新朋友灌输:谎言并不一定就是坏的,有时候我们甚至应该说:这个世界因为谎言而美丽。 然后会在合适的时间,让已经上线的人员挨个讲述自己的受骗经历,以及后来他们又是怎样一一接受的,让新来的朋友产生共鸣。如果还有坚持要走的,则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挽留。给新朋友下跪是常见招式。 步骤五:提升* 以暴利相*:传销可以缩短成功的历程,可以使人一两年内,挣到几十年挣不到的钱。如果新朋友说没钱,他们就会说就是因为你没钱,所以才让你想办法赚。如果新朋友推托说没时间,他们就会说正是因为你没有时间,所以才让你在很短时间赚到钱,然后浓缩你的生命,拥有更多的时间。 他们还会极力渲染从事这个职业之后的风光与荣耀,从而激发新朋友的*。 好比他们说:在你升B的那天,公司会用五辆奔驰或者宝马把你的亲戚以及家人接来,看着你上去。到那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你,对你高声尖叫,像明星一样崇拜。然后,你就可以站在台上对一千多号人宣布:从此我与贫穷告别了,我们家族的命运也因我而改变…… 此外,他们还会说,他们走路、吃饭、睡觉都在挣钱,只要新朋友加入这个行业,钱就在路上等他了。他们不时向新朋友灌输他们的分配制度、工资方式、行业规则等等,十分强调纪律性,以让人觉得他们是正规的,是按规矩办事的,有组织有纪律。他们还暗示新朋友:你可以对某个人不信任,但整个集体绝对不会骗你。 步骤六:最后的吸引 传销人员通过各种现身说法来说明这是一个百分之百成功的行业。而这些现身说法大多以B级别成员下团队发工资、找各种由头举办联谊会等方式呈现。 除了自身营造的说服力,他们还会以国家大义为重,对你“晓之以理”。例如他们通常说的三个有利一、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国家不出一分场地,一个管理人员,就可以获得庞大的税收。 二、有利于搞活市场经济。不仅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还拉动了消费和货币流通。 三、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这里不允许男女混居,不允许打架骂人,不允许喝酒、吸毒、*,进娱乐场所,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而且许多人在这里锻炼出口才、沟通、演讲、社交等能力。要了解其中的奥秘就必须了解传销组织所采用的的心理学招术。树立信念——告诉参与者所从事的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伟大“事业”,是不可多得的创业机会。把握这个机会对自己、家庭、对他人都是有利的,可以得到利已与利他的双赢效果。你去“拉人”,说服别人参加,是在为别人提供赚钱的机会,即使手段上可能有欺骗,但目的是良好的,这是种善意的欺骗。 鼓吹精神——宣传创业是艰苦的,艰苦的生活是对精神的磨练,并能丰富人生的经历。凡成大业者必须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传销组织中的所有人,除了行业内的等级不同之外,不分以前的职业高低,都一起滚地铺、吃没有油的白菜土豆。组织者们强调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参与者的意志,而且为将来的事业打好人际网络,无形中强化了个人对团队的归属感。 制造氛围——一是感情氛围,让每一个参加者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情感互动,用温情去打动、融化,使参与者忽视了温情背后的自私目的;二是相互激励的氛围,不论个人的实际能力如何,所有的人都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发他的自信心,使他产生情绪的亢奋和自我评价的错觉;三是共同努力和参与的情绪氛围,每一个人都无比热爱这一事业,让参与者在群体气氛中体验到奋斗的快乐。 建立机制——表现为惩罚与奖励的运用。对拉来下线的,及时兑现奖金,对怀疑动摇的,实施各种制约。通过群体效应,实现相互之间的监督和鼓励。 拉人入传销组织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靠单一的手法就能实现的。单纯的灌输、说教、制约并不能足以使人产生观念的转变,精神控制的实现是多种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在这整个过程中又抓住了诸多的人性弱点。 财富的*。任何的陷阱都是针对人们内心的贪念而设。王浩的内心深处渴望一夜暴富、出人头地,这就使得传销有机可趁,所以当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宋建明以发财为诱饵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上钩了。 隔离。异地的邀约使得新参与者陷入隔离的境地。传销的地点远离参与者原来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这样,他就与自己熟悉的环境相隔离。如此既方便了组织者控制,同时也切断了参与者求援的途径。传销的组织者们会叮嘱“新朋友”不要带多钱,而且不准看电视、看报纸、上网,这是把参与者与社会信息相隔离。这样一来,在一个相对孤立的境地,他所能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都只是和传销有关的东西,而且所有的人和事都给你一个信息:传销是对的,你应该参与。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参与者就会产生动摇,渐渐怀疑自己最初的定论。“首因”效应。在平常的生活中,很难想像一个人受朋友邀请去做客,晚上睡觉前,朋友还会给他洗脚。但在一些传销组织里,这是“行规”。当新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团队,受到热情到过分的接待,被欺骗的想法会被降到最低限度,想与这个集体融为一体的愿望促使他们与那些人互动,于是,找出谅解他们把自己骗来的理由是容易的。这即是非法传销组织在新人身上所实现的“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群体暗示和从众效应。传销的组织者们充分运用了心理学中的从众原理,亦即利用群体效应打消参加者对安全与否的疑虑。获得安全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会有一个起码的思考:这件事对不对,这样做行不行,做了值不值,有没有什么风险。但是,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参加某个活动时,参加的人数越多,大家的热情越高,就会越相信活动本身的可行性。在进入传销组织后,王浩看到的是一群斗志昂扬、雄心勃勃的“淘金者”,他们不厌其烦地向他灌输前人成功的秘诀,以群体意志动摇、迷惑他原本的认知,甚至通过一些游戏中众人的一致性的行为让他对自己的判断进行反思。相应地,群体的“鼓励与关爱”使他对参加该组织和活动产生起码的安全感。 消除罪恶感。传销的组织者们还需要突破参与者的罪责感。罪责感是制约我们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等规范行为的心理防线,特别是当参加者要采用骗人的方式去拉下线时有无罪责感就尤为重要。在传销组织中,组织者往往通过系统的方法消除参与者的罪责感。一是宣扬活动的合法性和利他性。如混淆传销与直销的界线,将传销活动夸大为前途光明的合法事业,强调拉下线的行为是在帮助对方,是善意的欺骗;二是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让每一个参加者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情感互动,用温情去打动、融化,使参加者通过对“家”的信任发展为对组织和事业的信任;三是采用信息隔绝的方式创造利于*的条件,在传销组织中参加者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就是我们的事业合理合法、前途无量。 造神。非法传销组织也很会利用大家先入为主的心理进行“造神”,塑造榜样的力量。一些非法传销组织会捧出某位中国传销界“理论权威”的灵位扯虎皮拉大旗。人们往往会因为对“权威”的信任推翻自己正确的直觉,而服从错误的意志。在非法传销组织里,很多人不了解国家对直销业的*与规定,甚至不知道那个“权威”是谁。但是只要他们证实那个人的确在直销舞台上扮演过“神之使者”的角色,他们就会对国家“支持”他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这一点笃信不疑。 破窗效应。一间房子如果有扇窗户破掉,没人去修补,不久,别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这种“破窗效应”发生的临界点,在非法传销组织里的表现是在说第一个谎言的时候。一旦开始说谎,人就失去了廉耻,只要说了第一个谎言,说第二个时就不会不好意思了。只要开始说谎,无论是邀约还是问家里要钱,或者是跟新朋友沟通,说起谎来都会觉得心安理得。 渴望“扳本”的心理。当参与者们进入传销组织后,慢慢地,甚至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所有之前美好的许诺,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但是大部分的人却不愿就此收手,他们在这一行已经投入了许许多多他们认定他们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找一个下线,把本扳回来,以此来转嫁自己的损失。 综观上述,我们不难发现,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非法传销的“*”手法就是根据不同对象,把他们的心理*挑起来,然后再加以催眠和控制。非法传销的受害者之所以很难跳出这个圈套,是因为他面临着一个人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自我否定。而且加入传销时付出的成本越高,退出的过程就越缓慢越困难。这个成本是综合的,不仅包括投入的钱财,还包括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寄托在这个事业上的梦想等等。脱离开传销组织的人员,往往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现实。所以说,传销人员深陷其中,已经属于背水一战,但现实就是如此,但无法自拔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8
有些传销会*你人身自由,因为在给你灌输信息或者说*的过程中,最怕你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而产生其他想法,所以一般会*你自由,而且也会采取恐吓等手段*迫你就范。被骗是因为知识面太狭窄(包括所谓的大学生呵呵),不能够客观而理智和逻辑性的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以及剖析问题。所以很容易按照其他人设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其实最终吸引你得无非是利益罢了,而且他们的利益基本都是属于不劳而获和层层叠加形式的,甚至会用一些案例和数学公式来辅助说服你,所以说被骗的人其实自己本身也存在问题,如果能脚踏实地的工作,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处境,基本是不可能被骗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8
不是的,什么啊!是易经八字命理,不是传销,你们都误会崇道堂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19
跟李国辉一样,是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