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对联的起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1:36

我来回答

1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0-08 03:57

1、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 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 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 押韵)。

2、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懂视网 时间:2022-12-17 14:44

1、对联源于后蜀国君孟昶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旨意。

2、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孟昶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命群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比试才华。群臣写来写去,孟昶都不满意。

3、最后索性自己提笔写出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来这种过年在桃符上写联语的形式慢慢传人民间,深受百姓的喜爱,越传越广。

4、对联又称春联、楹联、对子、联语,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懂视网 时间:2023-03-01 20:32

1、对联源于后蜀国君孟昶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旨意。

2、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孟昶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命群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比试才华。群臣写来写去,孟昶都不满意。

3、最后索性自己提笔写出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来这种过年在桃符上写联语的形式慢慢传人民间,深受百姓的喜爱,越传越广。

4、对联又称春联、楹联、对子、联语,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1 17:40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 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 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 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 五代 后蜀主 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 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

但据《楹联概说》考证, 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 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扩展资料

对联又称 对偶、 门对、 春贴、 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 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对联作为一种 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对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1 18:58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

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扩展资料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1 20:33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对联起源于三国时代。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在江西庐陵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1 22:24

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发展: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 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 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 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 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 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 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 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分类:
按用途类分
春联: 新年专用之门联。
楹联: 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贺联: 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挽联: 哀悼死者用。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2 00:32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
春联习俗
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语言寻根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t”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其它说法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我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我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她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回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门书左右,吾傥康哉!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2 02:57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 春联习俗
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语言寻根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t”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其它说法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我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我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她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回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门书左右,吾傥康哉!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2 05:38

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发展: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 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 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 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 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 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 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 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分类:
按用途类分
春联: 新年专用之门联。
楹联: 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贺联: 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挽联: 哀悼死者用。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2 11:51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
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语言寻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2 15:22

对联的起源-1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

对联的起源-2
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代。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也是太宗手下的猛将,传说由於泾河老龙被斩,引起鬼混唐朝,闹得太宗不得安宁,命秦琼、尉迟恭把守宫门,才镇住鬼怪。后来太宗令画其像,贴於宫门上,从此有了张贴门神的习俗。

对联的起源-3
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对句起源极早,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初唐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对联最迟起於唐代。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这是五言诗的对句。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成熟的口头对联,於此时出现。

对联的起源-4

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后蜀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逊所撰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最早的春联,春联是对联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2 19:10

简单来讲,秦汉以前,每逢过年的时候,人们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上书“神荼(tu)”和“郁垒”(降鬼大神的名字)用以驱邪。桃符也就是后来所谓的春联了~

据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后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明代朱元璋的倡导,以及清代对对联的兴盛,就发展起来了。

特点: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别称:
对、对语、联、联句、联对、联偶、联语、连语、楹联、楹语、楹句、楹帖、帖子、俪语、俪言、偶句、应对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2 23:15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 孟昶(chǎng)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3 03:36

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3 08:14

对联不是严格要求(一定)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3 13:09

不知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对联的起源是什么

最佳答案 对联的起源-1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 对联的起源-2 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代。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也是太宗...

对联的起源,别称,特点.

对联起源于桃符。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

对联的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对联的另一来源是春...

对联的发展历史

1. 对偶阶段:从先秦至南北朝,对联起源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2. 骈偶阶段:对联的发展至东汉时期的辞赋,魏晋时期兴起,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3. 律偶阶段:唐代成为对联发展的转折点,律诗的对偶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对联,亦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书写或雕刻于纸...

对联是由什么发展来的?

对联是由桃符和春贴发展来的。对联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

对联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对联的由来如下: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

春联的起源是桃符。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故事: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

对联的起源?对联的别称?对联的特点?对联在日常生活...

起源:阴阳二元观念,源于秦朝。又称楹联或对子 特点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范围 春节时,结婚时,过寿时,丧礼时,开业时

对联的由来,内容,内涵和讲究

1、简介: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2、起源: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

对联的来历,种类,格律

一、对联的来历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骈...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的起源简介 对联起源 春联的来历与起源 对联的由来的传说 春节对联上联下联横批 对联春联 对联上下联 对联的要求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沈阳有哪些土特产店呢? 沈阳特产哪里买最正宗便宜_沈阳旅游带什么特产回去 电白阳光医院医院科室 我是收入不高的打工一族,我想问一下在茂名哪间医院做包皮包茎手术好一点... 茂名看男科到茂名欧亚男科好吗求大神帮助 为什么下载的压缩包有乱码 为什么压缩包有乱码,怎么处理? 压缩包解压后文件顺序打乱了? 37岁,女性,刚才突然发现上下嘴唇有半边闭不拢是什么原因 怀山药薏米红豆粉怎么吃比较好吃 小米账号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对联的历史由来 我忘记了小米账号密码,怎么办? 对联的由来? 小米账号密码忘了怎么办??? 对联来历(20字) 小米手机帐号密码忘了怎么办 对联的起源 我的小米账号密码忘了怎么办 对联的由来 小米帐号密码忘了,绑定手机号码也忘了该怎么办 对联的起源是什么 知道自己的小米账号,但是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我的小米账号密码忘了怎么办? 对联的历史由来? 你好我的手机小米的账号不记得了密码忘了怎么办 美的空调1.5匹哪个系列好 真实评测美的空调哪个系列好 美的空调哪个系列卖得好 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春联的来历和故事 3吨现钞多少钱? 求3吨现金等于多少人民币,换算成等于多少美元? 网传郭德纲被捕入狱现场曝光,还在家中搜出700万现... 凉山小山村五保户离世家中翻出大量现金一事,你有... 凉山小山村一五保户离世家中翻出大量现金,这些钱... 马来西亚前总理家中搜出上亿现金他如何解释? 印度一商人偷税被捕家中搜出近30亿现金,最终该商... 这两天被查出家里有15吨现金的官员 男子下苦力赚60万,在家烧火钱意外被点燃,家里为... 三吨100元现金等于多少元? 一吨现金大概有多少? 请以《自律》为题,写一篇文章 网传郭德纲“被捕”,现场搜出很多现金,这件事情究... 郭德纲“被捕”现场曝光,搜出700万现金,此事是真是... 世界第一巨贪:家里“数吨”黄金,有29架私人飞机,... linux可以和windows双系统吗 1.15吨人民币折合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