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州常山雩泉记的翻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3:4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4 09:50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祭常山回小猎》;
祭常山回小猎
【作者】宋·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诗的意思是说,青色车篷前头飘荡着黑色旗帜,仪卫何等威风凛凛,黄茅冈下布列了合围士兵,摆开了狩猎长阵,矫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追逐着野免,擦地疾速而飞,回首仰望那空中的白云,好似升腾而出,大小翠绿的山岑,踏上收获猎物的归程,红叶飘落征衣满尘,若是用知兵善战的书生为将,我还能摇动着白羽扇指麾三军;
其中【青盖】指的是青色的车蓬,【皂旗】指的是黑旗,此处指打猎的马队,【弄风】指的是马奔鼓起阵阵劲风,【骄】指的是奔马的雄健英姿,【征衣】泛指军服;
《祭常山回小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作者在黄茅冈一次习射会猎的情景,首联点题,勾画出了狩猎队伍的气派和场面,颔联是猎射场面的描绘,分别从马和鹰两个场面,加以精细的描写,颈联写罢猎归来的风度神采,并描绘了优美风景,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尾联中直接倾吐怀抱,一吐渴望驰骋疆场的豪情,全诗感情昂扬、气势飞动、对仗工整;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诗人、词人、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等;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祭常山回小猎》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06:58
【译文】
常山在密州州治之南二十里,不很高大,而从山上俯视州城,州城如在山下,城上短墙和城中楼观都隐约可数。从城中眺望常山,常山如在城上,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到哪里都可以看见它。常山神享受密州百姓的祭祖奉献,确实是合适的。密州临海多风,沟渠又不留水,所以经常为干旱所苦。在常山祷雨,没有不感应降雨的。百姓因为它可以信赖,有始终不变的德性,所以把它称为常山。熙宁八年春夏干旱,我两次到常山祷雨,常山神都感应降雨,像回声应答声音一样。于是就修理更新常山神庙。在庙门西南十五步的地方,有一口泉,汪洋回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如一,泉水溢满流出,直到山下。常山之所以能够保持不变的德性,出云为雨,守信于密州百姓,想必就在于它有这口泉,但泉没有名称,整治不严,农民轻视它。于是砍石为井,深七尺,广三尺二,在上面建亭,给泉取名为雩泉。
古人称叹息求雨为雩。百姓现在为没有收获而叹息,为生活病痛而*,也是很普遍的啊。可现在还有听见百姓叹息*能怜悯他们,答应他们的要求,像常山雩泉一样可以信赖的官吏吗?我因此在神面前感到惭愧,于是写了如下一首《吁嗟》诗,交给密州百姓,让他们歌唱着诗来祭祀常山神并勉励官吏:
哦,常山啊常山,这密州的被祭祀的山,它受到祭祀不是因为山石高大,是因为它美德不变。哦,雩泉啊雩泉,这常山上的清漪,它在细心倾听,百姓的*叹息。我歌吟诗篇诉旱求雨,就在雩泉的一旁。是谁暗暗主持着一切?你看泉水应着节拍奔涌流淌。可声威赫赫的官吏们,百姓在呼号他们却听而不闻。我内心感到惭愧,我还怎么呼告求神?神主持微妙难明的事务,我主管密州日常的事宜。官吏们各尽你们的职责,神不会把你们遗弃。舀取这常山上的清泉,摘取这常山上的菜蔬。跑着把它们进献给神,神难道会拒绝而把它们吐出?
【原文】
常山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2},不甚高大{3},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4},仿佛可数。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寝食,无往而不见山者。其神食于斯民{5},固宜也。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于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6}。乃新其庙{7}。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者,意其在此。而号称不立,除治不严,农民易之{8}。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9}。今民吁嗟其所不获,而*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闻而哀之,答其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轼以是愧于神,乃作《吁嗟》之诗,以遗东武之民{10},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
吁嗟常山,东武之望{11}。匪石岩岩{12},惟德之常。吁嗟雩泉,维山之滋。维水作聪{13},我民所噫{14}。我歌《云汉》{15},于泉之侧。谁其尸之{16}?涌溢赴节。堂堂在位,有号不闻{17}。我愧于中,何以吁神{18}?神尸其昧{19},我职其著{20}。各率尔职,神不汝弃。酌山之泉,言其蔬。跪以荐神{21},神其吐之{22}?
参考资料:http://www.zcinfo.net/crt/ti/200704/3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