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什么诗和远方先好好吃顿饭 铜豌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0:2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08
不少经典影视作品,都会把吃饭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设定许多吃饭的场景,故事在一粥一饭之间展开,爱恨情仇常常在饭桌前上演。
编剧为什么这样安排?一种可能是,吃饭便于把所有的人物固定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空中,人物冲突只有在闭合的场所才容易发生,直至冲突激烈。后来,我发现也不完全是这样,吃饭毕竟是生存的表征,哪怕是到风雨飘摇、生活暗无天日,当人们在饭桌前坐下来时,一切苦难就有了一个出口,能安安稳稳的吃完一餐饭,一切都会有转机。
早期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和《东北一家人》,讲述了小人物的时代故事,我们觉得亲切,因为那些画面其实也是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摆筷子、端菜、拿碗、盛饭、倒酒分发食物,都遵守着固定的流程。主要人物落座后,要环顾四周,算是清点人员,人齐了才开始吃饭;人不齐,便要问“XXX怎么没来吃饭。”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场景是一种仪式,也体现着秩序。
家,这个人类生存的基本单元,在我看来最惯常的组织形式就是一起吃饭。人们常说,“在一个锅里舀饭吃”,这是在说利益的联结,也是在说感情的建立。一个人吃饭的习惯是一道密码,只有共同生活多年才能掌握。父母或爱人做的饭总是那么可口,完全符合一个人的味觉需要;同时,存多少才能保证对方吃饱,这些都是熟悉与陌生的分水岭。掌握这一密码,就意味着彼此适应,就有了通向亲密的前提。
在重压之下生活的上班族,往往忽视一日三餐,简单对付,就将精力继续投向生计。买来的饭食总是一个味道,以至于面对整条街的饭店,都不知道要吃什么。这实在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再早几十年,我们的祖辈或许无法想象,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人,会为吃什么而发愁。汪曾祺在《人间滋味》中引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话:“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吃饭本为“立命”,却换而用“安身”。为何安?以何安?遣词的变化,拷问着人们对待吃饭的态度。
去年热映的《请回答1988》中,成德善一家五口的生活比较拮据,饭桌上几乎看不到荤腥,德善的父亲总是抱怨:“整天吃这些,钱都花哪儿了?”甚至为了吃到泥蚶,和德善的母亲在饭桌上吵架。但是,德善家的饭食尽管清淡,却并非索然无味。豆芽是一根一根摘出来的,吃饭的小桌子端上来,汤碗、饭碗、勺子、筷子总是分得清清楚楚,且时常是闪闪发亮的模样。无论早中晚,每餐都热气腾腾的,就在一家人吸溜吸溜地享用饭食的过程中,生活一下子热络起来。这毫不敷衍的态度,让人觉得踏实。认真吃饭,与物质的丰俭无关,俭朴中的认真,更难能可贵。
读书时,家住湘西农村的同学每年寒假结束都要带些腊肉来与大家分享,他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家乡家家户户必备的食材。在湘西农村,人们每天只吃早、晚两餐饭,特别是早餐,要郑重其事的对待——焖一锅米饭,蒸上腊鱼,炒好腊肉,就是各种以辣为底的下饭菜,扎扎实实的吃下去,以满足一整天劳作的消耗。一年两季稻,从早忙到晚,谁忽视了饭食,谁就是在敷衍生计。
从古到今,中国文人写吃不绝。近代以来更甚,林语堂、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林清玄等一众名士,都喜着墨于美食。但到了现代,“美食”仅仅成了对食物色香味形的定义。然而,美食绝非浅表之物,背后有着人的态度。梁实秋说,“贤者以小识大”,汪曾祺说最普通的食材因“讲究”二字方能成为美食。我在自己记录下的故事中,读到了旺盛的生命力,乃至强烈的求胜欲,相比所谓的主义,常常更能给我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09
你那铜豌豆
不顶用,在
诗和远方的
眼里只有诗
和远方当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