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老头的 启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9:1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6:30
近日深刻的体会了巴尔扎克的大作《高老头》,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想过要真正认真的欣赏这本出自于法国19世纪大作家巴尔扎克之笔的世界名著。这次真的用心感受了《高老头》,我不禁从心底感叹高老头的悲惨遭遇。巴尔扎克以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细致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用锋利的笔刻画出了当代法国巴黎--哪个兴盛一时的社会背后隐藏着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它就是波旁王朝的缩影,就是资本阶级的真实写照。使人读了以后,不禁掩卷沉思。
《高老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这本书中文版不到十八万字,但是其视野之广,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简直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从拉丁区与圣马尔索城关之间贫穷寒酸的小街陋巷,到圣日耳曼区富丽堂皇的贵族府邸,把尔扎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社会,讲述了一个令人热泪相映的故事。巴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物,带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在这部小说中组成了一个喧闹的、活动着的、真实的社会。这里有贪婪势利的老板娘,有献身科学的大学生,有苦役帮口里神通广大的秘密头领。
读完《高老头》,让人不禁为巴黎上流社会只以金钱为中心、人情之间的冷漠而悲哀。在巴黎上流社会无所谓亲情、爱情,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期间卖面粉赚了一大笔钱,他很爱很爱他的两个女儿,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就是这样,家庭的悲剧就由此而发了。他一心只想女儿过的舒服,甚至付出自己的一切也不在乎,他希望女儿嫁入名门贵族,这样两位心肝女儿就不会受苦,而且过得幸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6:31
选择一个点,透视大主题
--《高老头》中的恶魔-伏脱冷
在《人间喜剧》中伏脱冷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他是一个个具有象征性的恶魔,又是活生生的典型。他在不同作品中以不同身份出现,但却起着同样的引诱青年堕落的作用。在《高老头》里,他是一个被通缉的再逃苦役犯,但他的思想和行动,却与资产者、银行家没有什么不同。他自愿充当拉斯蒂涅的导师,把人间罪恶向他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这个社会“遍地风行的腐化堕落”,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一个瓶里的许多蜘蛛”,你吞我,我吞你。因此,他教导拉斯蒂涅:“要追求百万家财,得用陷阱”,在巴黎社会的人堆里打天下,“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他本身就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与掠夺者。他梦寐以求的是“把日子过得像小皇帝一样”,他设计的发财途径是用20万法郎买200个黑奴,“有了这笔黑资本,十年之内我可以挣到三四百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引诱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的女儿,同时设计使泰伊番的独子在决斗中被杀死,企图猎取银行家泰伊番的财产。老于世故又深知黑暗社会底蕴的伏脱冷,用最赤裸裸的语言,把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在拉斯蒂涅面前全盘托出,开始使涉世不深的拉斯蒂涅感到惊讶、可怕,继而在他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拉斯蒂涅受多方面影响走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而伏脱冷的“道德教育”却具有提纲挈领的性质。
但伏脱冷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反面人物。他的形象凝聚着巴尔扎克对法国社会长期的观察、体验与思考。他常常通过伏脱冷的口,对社会丑恶进行无情的剖析与鞭挞,从某种程度来说,他充当了巴尔扎克批判社会罪恶的代言人。作家赋予他以充沛的精力、雄健的体魄、犀利的目光与深刻的分析力。他信奉极端利己主义原则,不顾一切地为自己谋利,同时,他对这个原则又喜笑怒骂,对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弊端观察得入木三分。他头脑冷静,城府极深,一眼能看穿别人的心思,令人望而生畏;同时他又殷勤周到,坦白直率,和善亲热,让人捉摸不透。他集冷酷、凶残、刚毅、深沉、狡猾于一身;他决不低头屈服,却善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巴尔扎克却把他的人格精神提到诗意的高度,使之成为一个色彩十分丰富的多层次的艺术形象,成为“一首恶魔的诗”,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是巴尔扎克塑造得相当成功的艺术典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6:31
爱是什么?爱的回报又如何呢?你不必苦思冥想,更不必高谈阔论。看完了《高》,你便
一清二楚了。
首先让我们了解(高)的作者——巴尔扎克。
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浪漫派那些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艺术家中,巴尔扎
克好似一位找错地址的不速之客,他魁梧、健壮,举止笨拙,说话粗声大气,毫无优雅风度
可言。他的艺术风格和他的体貌不相上下,即使在他的天才被承认以后也很少在这方面受到
批评界的赞扬。巴尔扎克的气质,正如罗丹为他塑的雕像:粗糙、笨重,然而深邃、豪壮,
具有震撼人心的气势和威力。巴尔扎克的作品仿佛是由天才的巨斧砍劈而成:生气勃勃,出
神入化。只是还没来得及细细打磨。
《 高》全书译成中文不到十八万字,而其视野之广,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简直够得上一
幅全景画卷。从拉丁区与圣马尔索城关之间贫穷寒酸的小街陋巷,到圣日耳曼区富丽堂皇的
贵族府邸,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社会:一个给了两个女儿每人每年四
万法郎入息的父亲,自己却穷死在塞纳河左岸的阁楼上:两个女儿一个当了伯爵夫人,一个
当了银行家太太。而每年只剩下几百法郎生活费的老父亲还得千方百计筹钱为她们还债;满头鲜花,打扮得像天仙般的贵族妇女,头晚上在舞会上风头十足,第二天早上却在放印子钱
的干瘪老头面前赔笑脸;浑身珠宝的银行家太太,为了摆脱困境竟不得不在堵台上碰运
气……巴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物,带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在这部小说中组成了一
个喧闹的、活动着的、真实的社会。这里有贪婪势利的老板娘,有献身科学的大学生,有苦
役犯帮口里神通广大的秘密头领……这么广阔的画面,这么些行行色色的人物,这么多光怪
陆离的现象,通过一个贫穷的贵族青年做桥梁,竟天衣无缝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则头
绪纷繁,读来却感到紧凑而集中,每个细节,每个人物都紧扣主题,丝毫不给人支离破碎之
感。
高老头之死对拉斯蒂涅说来是最深刻的一课,也是全书情节的*。这幕惨剧再形象不过
地印证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
金钱关系。”被女儿们榨干了财产的老者,奄奄一息地躺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不停地呼唤
女儿的名字,可是两个女儿一个也不来,老人想起当初女儿出嫁时,他给她们,每人八十万
法郎做嫁妆,女儿女婿把他当财神,谁也不敢怠慢他。人们恭恭敬敬地瞧着他,“就像恭恭
敬敬地看着钱一样。”可如今他已经一无所有了,谁也不再把他放在心上。老头儿一辈子把
两个女儿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贵重,临死总算睁开了眼:
唉!如果我有钱,如果我留着财产,没有给她们,她们便会来,会来亲吻我的脸!……
钱能给人一切,甚至女儿。啊!我的钱,我的钱在哪里?要是我身后还能留下金银财宝,她
们就会来救护我,照料我“我就能听到她们的声音,看到她们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
钱,应该紧紧攥住儿女的缰绳,像对付劣马一样。……
可怜的父亲在破床上一会儿呼唤,一会儿咒骂,甚至要派人去告诉女儿,说他还有几
百万家财留给她们,因为“她们为了贪心还是肯来的。“……
天啊!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哪怕他早已心知肚明,却无怨无悔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步。
然而,换来的竟是铁石心肠般的冷漠——明明知道父亲快要咽气了,心中还在盘算着如何到
巴黎名们贵胄的舞会上去出风头,哪怕是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去也在所不惜。好不容易为父
亲流下了几滴眼泪,一想到哭泣会使自己变的难看,眼泪便干了。
这种感情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可怜天下父母心!难道这就是爱的回报?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只是人世的残酷
和人心的堕落!
爱是什么?爱的回报如何?你还须思考吗?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yuuru/blog/item/278fd83835cb38c6d462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