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探索有什么不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6: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47
列宁新经济*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斯大林模式则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二者最大区别是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不同,列宁利用市场,而斯大林排斥市场。
列宁的新经济*会引进西方的市场经济,承认市场经济的基础调配作用,让工农业、轻工业协调发展,以此来逐步恢复和发展苏俄经济,列宁的新经济*缓和了苏俄内部矛盾解决了1921年的危机,巩固了联盟的团结.斯大林经济*轻视了货币交易,否定了市场的基础作用,主要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来指导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为资本积累来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伤害了农业和轻工业,苏联百姓生活消费水平长期得不到大的提高,但他使苏联迅速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
新经济*主要内容为:
(一)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
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二)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群英会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
(三)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
积极: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适应于战争和*的战备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中曾有效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僵化的*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① 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 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⑤ 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
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
新经济*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是列宁根据*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权利的高度集中。 这种经济*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