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之为太子也翻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6: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2 00:30
[原文]:“帝之为太子也,朝廷咸知不堪政事,武帝亦疑焉.尝悉召东宫官属,使以尚书事令太子决之,帝不能对.贾妃遣左右代对,多引古义.给事张泓曰:「太子不学,陛下所知,今宜以事断,不可引书.」妃从之.泓乃具草,令帝书之.武帝览而大悦,太子遂安.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高平王沈作《释时论》,南阳鲁褒作《钱神论》,庐江杜嵩作《任子春秋》,皆疾时之作也.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译文]:晋惠帝司马衷当太子的时候,朝廷上下都知道他不能管理国家大事。晋武帝也怀颖这件事。曾召集东宫的全部官吏,把尚书要决断的事让太子来处理。司马衷不敢回答。贾妃就派左右*代替他对答,这些*多引经据典,线路事纱泓说:“太子没有学问,陛下是知道的。现在要处理事物,不能够引经据典。”贾妃听从了他的意见,张泓于是起草了文章,让司马衰抄录。晋武帝看了后非常高兴,司马衷的太子位置就稳定了,到他当了皇帝,他的政令都是臣下发出的,国家的纲纪大乱,贿赂公然地流行,有地位权势的家族,以身份高贵欺凌他人,忠贤的路被断绝,奸恶的人得志,互相举荐,天下的人称这作为互市。高平的王沈写了《释时论》,南阳的鲁褒写了《钱神论》,庐江的杜嵩写了《任子春秋》,都是批评当时的社会作品。司马衷曾经在华林园里游玩,听到*咕呱咕呱的叫声,就对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灾荒的年岁,百姓饿死,司马衷竟然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他的昏聩痴顽都是这种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