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1: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13:07
有些孩子是天生没有音乐细胞,唱歌难听,五音不全,更关键的是,因为音乐的不好,从而直接影响了其他学科,或者学习效率,这个是最致命的,那如何让学习好音乐呢?让孩子学习音乐,听力和节奏感是孩子必须具备的能力。父母在平常的时候可以试着训练一下孩子的听力和节奏感,这样才会为孩子学习音乐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听力和节奏感是孩子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当然,有的孩子可能会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也有的孩子在这些方面是需要训练的,毕竟有这样天赋的孩子是少数。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音乐方面有所造诣的话,最起码要对孩子在这两个方面训练一下。
1.训练孩子敏锐的听觉
(1)听辨不同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色彩特征,音色又是不同人声、不同乐器以及它们的不同组合在音响上的特色。
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音色的辨识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听的人首先是音响的感知,其中就包括了对音色的辨识能力,因此,音色也是音乐中直接触动孩子感官的一种手段。既然音色对于一个学习音乐的人这么重要,那么,要怎样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音色呢?
在平常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去敲击一下孩子周围的一些物体,比如板、橱、碗、铁片等,引导孩子去倾听、辨别这些声音。这样,孩子就能通过自己动手敲击,初步探索到声音除了高低之外,还有色彩的感觉。
接着父母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去寻找音色的亮和闷的比较,比如,在乐器中,大鼓的声音比较低而闷,碰铃的声音又清脆又明亮,这两种音截然不同。这样,孩子在探索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过程中,听辨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去运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歌曲、诗歌、舞蹈等伴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更能认识到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与效果。
(2)识别高音与低音
首先,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声音是有高低之分的。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听敲击各种物体所发出的声音,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自已找到这个概念。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一个实验:敲打灌了不同量水的水瓶,让孩子听辨声音的高低,然后让他们到周围去寻找高低不同的声音。比如,可引导孩子敲椅子、敲地板、敲大橱、敲桌子、敲门………从而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声音是高低有别的。
其次,让孩子听琴上的音。每次听的时候,都要引导孩子听辨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当然,这种训练要经常反复地进行,使孩子在弹弹唱唱中提高听辨高低音的能力。
最后,引导孩子听辨乐曲中的高音,比如听长笛的高音旋律和大提琴的低沉旋律,可以启发孩子辨别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高音像什么,低音像什么。这样做,不但使孩子积极思维,探究音的高低,而且还能进一步识别和想象高低音代表着小鸟飞和大象走。经常的诱导性启发会促使孩子提高听辨力,丰富想象力。
(3)感受音乐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任何音乐都有节奏。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力,首先要特别注意节奏感的训练,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孩子学唱歌、舞蹈、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那么如何去指导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呢?
首先,要教会孩子听的方法和探索节奏的能力,孩子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充满着不同的音乐与节奏。
其次,可让孩子听音乐,打节奏。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孩子都先会摇动物体发出响声,以后才逐渐学会敲打物体。在摇动物体的过程中,孩子最初的节奏感已经产生。父母可以引导他用转手、拍手的形式随着音乐节奏摇动。孩子练习了手的动作,进而发展了节奏感和听觉的敏锐性。
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可让他们跟着音乐拍打节奏。也可训练他们跺跺脚、拍拍手。进而发展到脚跺拍手打节奏。让孩子在听听、动动的活动中发展听觉,培养思维能力与手脚动作协调的能力。
最后,可以考虑用多种形式让孩子感受节奏。孩子在运用乐器打节奏中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也能运用打击乐器来表达某种情绪,从而发展其创造能力。父母可以提供孩子一些小乐器或自制小乐器,并与孩子一起配合打节奏,这对孩子学习节奏,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和促进。
2.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1)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节奏的习惯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倾听周围环境的各种声响。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汽车的喇叭声、虫鸟的鸣叫声、雨水的嘀答声、雷电的轰鸣声以及动物的吼叫声,这些都是自然的节奏。父母可以利用这些节奏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倾听并模仿,让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把握住音高、音准及节奏感。
父母可以开展一些听音游戏活动,让孩子感受变化丰富的节奏。当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音乐快慢的能力时,父母要给孩子多听一些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让孩子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一些动作,或是做一些节奏游戏。让孩子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断提高音乐感受力,也让孩子对活动的兴趣日益浓厚。
(2)对孩子进行节奏的训练
父母可以通过念儿歌来训练孩子的节奏。父母可以选用一些节奏感强、有韵律的儿歌去训练孩子的节奏。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用简单的节奏型,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有些复杂的节奏型。
父母可以让孩子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选一首带有节奏练习的歌曲,让孩子跟着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既要让孩子唱准,又要打准节奏。虽然这样加深了节奏训练的难度,但是也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熟练以后,可以让孩子把拍手换成拍腿、拍肩、跺跺脚等动作。这样,由于变换了动作,就会让孩子在复习起来仍然兴趣不减。
父母要让孩子自由地体验各种节奏。平常父母可以让孩子任意敲打一些乐器,让孩子可以从中感受到节奏。孩子在无拘无束自然敲打模仿练习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掌握许多节奏类型。
(3)让孩子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
音乐的感受力是指孩子在听音乐的时候不仅会感受到音乐的高低长短,还可以体验到音乐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并且能够产生共鸣的一种能力。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是提高孩子音乐修养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作品是通过乐句、乐段、乐章来表现音乐形象的,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逐句逐段逐层次地欣赏和感受。这样,就会让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深厚,孩子的性情和品格得到了陶冶,孩子的音乐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最后祝愿孩子能找到自己所爱,发挥特长。,增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