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9:3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38
一、了解现在小学生的阅读特点
读书目的性不强
很多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完成家长、老师布置的任务,所谓的名著、小说,只挑选其中故事性强或是有插页的章节读,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去考虑小说或名著中人物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做读书笔记的学生更少。
阅读重图轻文
经权威机构调查,喜欢漫画的小学生占到了接近3成,只有20%的小学生愿意看“全是文字”的书籍。这个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市场上“白话版”“图画版”四大名著畅销的原因。学生阅读,重文还是重图,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分析。
阅读的时间不足
从小学放学至晚上睡觉前,供小学生支配的时间大约有4个小时,看电视(包括上网)超过2小时的家庭却占到了26%,如果再扣除吃晚饭时间,估计有不少孩子没时间读书。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
课外书的来源相对单一
调查中发现,虽然有40%的家庭藏书超过50本,但来源非常单一,家长买的占到了67%,13%是借的亲戚或同学的。这说明,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可供小学生选择的图书资源十分有限,如果资源再丰富一点,借书的程序简化一点,或许能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
二、家长要了解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阅读能力是指孩子看懂书报的能力。对不同的年级段,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阅读比较浅显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书报。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读懂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读懂文字的能力。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句子、篇章的能力。要求孩子不仅要了解文章中字词句的含义,而且还能划分段落层次,并会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具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
4、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词义,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自己来解决。
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边读书,边思考,边勾划。好的习惯可以使孩子受益终生,坏的习惯可能贻害终生。所以要十分重视对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指导孩子阅读课文的方法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孩子掌握了方法,好比得到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可以终身受用。因此,家长要重视在阅读中教给孩子读书方法。孩子拿到一篇文章,往往觉得无从下手,粗略地看一遍就认为读完了,这样读书是没有效果的,不能尽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那么,怎样指导孩子阅读一篇课文呢?第一步让孩子认读课文,通读两三遍,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家长要督促孩子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第二步要让孩子细读课文。通过孩子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试着分段、概括段意。第三步让孩子精读课文。能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确定重点段,重点理解,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第四步让孩子能回答书后的问题,写出预习笔记,并对文章有自己的评价。阅读课文后,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和其他人。 通过上面的过程,就会使孩子懂得,读一篇文章,不但要读通语句,而且还要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中培养孩子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四、培养孩子多读善思,勤于动笔的习惯 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善思,勤于动笔的读书习惯。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达出来。 学贵有疑。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孩子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才能有所创见。家长对这一点要热情鼓励。例如,孩子在学《一个降落伞》这篇课文后问,周总理为什么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别人呢?这个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周总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种积极的思考,既掌握了课文内容,又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法。经常引导孩子这样阅读,有助于提高他韵阅读能力。
五、让孩子读书,家长要做表率
一个故事说的是,在犹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书籍之甜,阅读之美!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到目前为止,犹太人诺贝尔获奖者累计已达130多人。
虽然获诺贝尔奖与从小读书的关联性多大不好简单地用该例子评判,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接孩子回家后,自己往电脑前一趴,却要求孩子去读名著,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家庭都存在。”记者采访时,一位从教20多年的教师说。
80后,有人说是缺乏知识的一代,甚至有一种观点是80后的人没正儿八经读过一本书。目前,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孩子的家长,阅读书籍渐渐被上网冲浪、看电视节目所取代。读书,正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有人认为,应该实施全民读书计划,就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样。计划是美好的,也是长远的。就目前来说,摆在家长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下一代的教育上,相信多数人不愿听到“没读过书”“缺乏教养”等类似的评价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39
要提高阅读理解,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其实都是相通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语感,多看一些文学类的作品,可以提高语感,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另外,就是要根据课文的中心来回答,是在不会回答的时候,就把问题的出处找到,然后,答案就在哪个出处的附近,把那附近的句子摘抄一些下来,组织一下,往往,答案就出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39
是提高完成阅读理解题的能力还是提高理解能力?
若是后者,不仅要多看书,上课多听讲、思考、踊跃回答不要怕错,就能缓步提高,不能指望飞速发展。
若是前者,不仅包括后者,还需提高做题的技巧。
就是,怎样去做这类题目。
如文章先读一遍,边读边将重要的做记号。
第二遍,一边看题目一边再看文章,然后简单的先做掉。大题目,就再仔细看文章相关部分,多分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40
一,要求宝宝朗读,意即读书三遍,其义自现;二,争取时间陪宝宝一起读,在节奏中读出自己的感觉,让小宝模仿;三\多读看书,增强视野四多旅游涉猎人文历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41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2、基本技能的掌握。这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相结合来具体落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38
一、了解现在小学生的阅读特点
读书目的性不强
很多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完成家长、老师布置的任务,所谓的名著、小说,只挑选其中故事性强或是有插页的章节读,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去考虑小说或名著中人物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做读书笔记的学生更少。
阅读重图轻文
经权威机构调查,喜欢漫画的小学生占到了接近3成,只有20%的小学生愿意看“全是文字”的书籍。这个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市场上“白话版”“图画版”四大名著畅销的原因。学生阅读,重文还是重图,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分析。
阅读的时间不足
从小学放学至晚上睡觉前,供小学生支配的时间大约有4个小时,看电视(包括上网)超过2小时的家庭却占到了26%,如果再扣除吃晚饭时间,估计有不少孩子没时间读书。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
课外书的来源相对单一
调查中发现,虽然有40%的家庭藏书超过50本,但来源非常单一,家长买的占到了67%,13%是借的亲戚或同学的。这说明,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可供小学生选择的图书资源十分有限,如果资源再丰富一点,借书的程序简化一点,或许能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
二、家长要了解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阅读能力是指孩子看懂书报的能力。对不同的年级段,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阅读比较浅显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书报。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读懂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读懂文字的能力。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句子、篇章的能力。要求孩子不仅要了解文章中字词句的含义,而且还能划分段落层次,并会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具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
4、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词义,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自己来解决。
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边读书,边思考,边勾划。好的习惯可以使孩子受益终生,坏的习惯可能贻害终生。所以要十分重视对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指导孩子阅读课文的方法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孩子掌握了方法,好比得到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可以终身受用。因此,家长要重视在阅读中教给孩子读书方法。孩子拿到一篇文章,往往觉得无从下手,粗略地看一遍就认为读完了,这样读书是没有效果的,不能尽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那么,怎样指导孩子阅读一篇课文呢?第一步让孩子认读课文,通读两三遍,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家长要督促孩子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第二步要让孩子细读课文。通过孩子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试着分段、概括段意。第三步让孩子精读课文。能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确定重点段,重点理解,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第四步让孩子能回答书后的问题,写出预习笔记,并对文章有自己的评价。阅读课文后,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和其他人。 通过上面的过程,就会使孩子懂得,读一篇文章,不但要读通语句,而且还要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中培养孩子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四、培养孩子多读善思,勤于动笔的习惯 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善思,勤于动笔的读书习惯。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达出来。 学贵有疑。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孩子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才能有所创见。家长对这一点要热情鼓励。例如,孩子在学《一个降落伞》这篇课文后问,周总理为什么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别人呢?这个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周总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种积极的思考,既掌握了课文内容,又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法。经常引导孩子这样阅读,有助于提高他韵阅读能力。
五、让孩子读书,家长要做表率
一个故事说的是,在犹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书籍之甜,阅读之美!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到目前为止,犹太人诺贝尔获奖者累计已达130多人。
虽然获诺贝尔奖与从小读书的关联性多大不好简单地用该例子评判,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接孩子回家后,自己往电脑前一趴,却要求孩子去读名著,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家庭都存在。”记者采访时,一位从教20多年的教师说。
80后,有人说是缺乏知识的一代,甚至有一种观点是80后的人没正儿八经读过一本书。目前,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孩子的家长,阅读书籍渐渐被上网冲浪、看电视节目所取代。读书,正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有人认为,应该实施全民读书计划,就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样。计划是美好的,也是长远的。就目前来说,摆在家长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下一代的教育上,相信多数人不愿听到“没读过书”“缺乏教养”等类似的评价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39
要提高阅读理解,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其实都是相通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语感,多看一些文学类的作品,可以提高语感,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另外,就是要根据课文的中心来回答,是在不会回答的时候,就把问题的出处找到,然后,答案就在哪个出处的附近,把那附近的句子摘抄一些下来,组织一下,往往,答案就出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39
是提高完成阅读理解题的能力还是提高理解能力?
若是后者,不仅要多看书,上课多听讲、思考、踊跃回答不要怕错,就能缓步提高,不能指望飞速发展。
若是前者,不仅包括后者,还需提高做题的技巧。
就是,怎样去做这类题目。
如文章先读一遍,边读边将重要的做记号。
第二遍,一边看题目一边再看文章,然后简单的先做掉。大题目,就再仔细看文章相关部分,多分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40
一,要求宝宝朗读,意即读书三遍,其义自现;二,争取时间陪宝宝一起读,在节奏中读出自己的感觉,让小宝模仿;三\多读看书,增强视野四多旅游涉猎人文历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41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2、基本技能的掌握。这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相结合来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