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3:2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4:50
“读书全靠自用功,先生不过引路人。”——谚语
在汉代,有一个少年叫做匡衡,很喜欢读书,只是白天他得干活,晚上想看书家里却穷得买不起蜡烛,当看到邻居家里有光的时候,他就在墙角挖了一个洞,然后靠着透过来微弱的光,看了很多书。后来书不够看,他又去大户人家做工,并且不要钱,当别人问什么不要钱时,他说:“我不要工钱,希望你能把家里的书借给我看一下。”后来这个少年凭借自己用功考上了秀才,但秀才之路真的不容易。
《管子》记载:“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当时对秀才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农人的孩子,那些非常优秀的,就可以叫做秀才了,同时他们也可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普通秀才。所以一直以来都有“穷秀才”这一说法。但一般的农人都难以改变自己命运,寒窗苦读多年,依旧有很多不能考取功名。
秀才,在汉晋南北时期,并非科举考试,而是由当地推选的贤良有才之人。在汉朝时,和“孝”“廉”并为举士的科目,公元25年,刘秀称帝,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将秀才改为了“茂才”。也就是在汉朝的时候,秀才算是有了自己真正的官名。
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也就是隋唐年间,秀才只是科举考试中的一考,不久之后,就被废除了,《杜氏通典》说,''初秀才科第最高,也就是说这里面选拔的秀才是博士高,才学高,品德高,他们博学强记,在策问上从来没有失误过的人,而且,*还是百姓都可以考。最终被废除,是因为这一科太难考了,隋朝时期,中了秀才的人不超过十个人,唐朝的时候也很少出现秀才,但是能考上秀才的人,也都是人中龙凤,受人尊敬。人们知道难考之后,便很少有人再考秀才,所以也就被废除了。
从此以后,它不是任何以一种官职,只是普通读书人的一种称呼,而很多寒门弟子,终年在家寒窗苦读就为了能够考上一个公名,所以天下间一时出了许多穷秀才,而这些读书的秀才中,能考上过功名的人并不多。公元960年到1279年,宋朝时期,秀才依旧没有名衔,也不需要通过科考。
在元朝的时候,秀才依旧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元曲《新水令·闺丽》中云:“你是箇为可秀才家,你是箇为嫁女娇娃。”里面的秀才也就是指读书人。
1368年至1912年,到了明清时候,秀才成为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俗称,在清朝,秀才换个名字就是“清朝的知识分子”,秀才也被分为3等,其中最好的秀才是“禀生”,成为禀生就像现在考了一个含金量十分高的证书一样,高到什么程度呢?可能现在的博士生就相当于“禀生”,而且你只要是个“禀生”,国家就会给你发粮食,哪怕你什么也不干。所以说,禀生是非常难考的,也是万中存一的人物。
其次,是“增广生”,这个等级和“禀生”不一样,他不会供给粮食,只是一个秀才身份的以中国,最后一个等级叫做“附学生”,这些人就是指刚刚入学的生员,只要过了童试,就获取了被叫做秀才的资格,童试需要通过州试县试,虽然里面有一个童字,但是其中几十岁还在靠童试的人一大把。
在清朝时期,要想变成一名秀才其实也不容易,需要足够的才学,在清朝的时候,秀才也不单单指有学问的生员,还有武生员和武秀才,这些人在以后是有机会成为将军带兵打仗的。在清朝,成为了秀才,也就意味着是一个有“功名”在身上的人,即便没有中举人、贡试、进士,但是依旧会被人尊重,不会像电视剧里面,被别人看不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4:50
古代秀才放到现在就是省里第一,因为秀才的定义就是这个啊,省里第一,也就是清华北大级别的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4:51
古代科举从下往上依次是县试、府试、乡试和会试,文凭依次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秀才按照地方行政级别,放到如今便是市级人才,按照义务教育分级,则是中学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