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性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5: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07:28
这个不太好说,简单地讲,就是在计划实施*的时间内,可以教自由的调整货币*,面对变化的市场情况,有较多的选择,而不是比较刚性的计划措施,打个比方,现在欧盟各国就是这种情况,他们的成员国基本上难以独立制定本国的货币*,例如利率。 这是近几年的我们的*,近几年的货币*总体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1年—2002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金融宏观*的主要目标是减轻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稳定增长,刺激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增长,克服物价不断下跌形成
的压力。
第二阶段为2003年—2005年,又可分为两个子阶段。第一个子阶段为2003年初—2005年初,这一时期,前几年国家实行的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效果开始显现,再加上世界经济出现复苏,我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虽经2003年“SARS”的短期冲击,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确立, GDP、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迅速,物价水平止跌回升。投资增长迅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2004年初达到峰值,接近60%;全国房地产开发与投资热情高涨,房地产价格在短短两年内迅速攀升,泡沫现象严重,集聚较大金融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从2003年第一季度开始,金融宏观*方向发生了较大转变,货币*目标主要是遵循“有保有压”的原则,通过结构调整,抑制某些行业和领域投资需求过热,控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胀。第二个子阶段为2005年。这一年我国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内外发展不均衡,外贸进出口在内需不振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下大幅度上升,2005年10月末,我国外贸依存度已达77. 12% ,外贸顺差更是实现创纪录的803. 7亿美元,比此前贸易顺差最高的1998年全年高出近一倍,预计全年实现贸易顺差将突破1 000亿美元。2005年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货币*,针对具体经济形势适时调整*目标和手段,突出货币*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取得较好的效果。2005 年第四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货币*感受指数(选择货币*“适度”的银行家占比)高达77. 4% ,为历史最高点;而2004年第二季度该指数却只有40. 1% (该指数均值为50% ) 。这表明银行家对央行货币*的灵活性及对宏观形势的准确把握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