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春》(洛染)的详细信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1: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9:33
《又一春》为大风刮过在晋江文学城上连载的高人气小说,已完结,并有出版成书。
大风刮过的《又一春》,很多人推荐,说是经典的虐心DM文。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里找来看了。
我从不相信所谓的经典。见过太多披着经典外衣的烂文,所谓经典,不过传说罢了。
这篇,很是特别,如若没有足够的耐性读到最后,很容易判定此文为小白搞笑文。
全书五分之四的篇幅,无不诙谐幽默,即将柳暗花明之时,却突然来个急转弯,让你欲哭无泪,欲罢不能。
其实,作者不是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从《银钩》和《回波辞》两篇番外,可见作者的功力笔锋非同一般。
杀人于无形,才为高手中的高手。
对着结局篇端详N久,很多未解的疑惑,突然间开了窍,恍然大悟,继而泪如雨下。
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哭了个乱七八糟。
苏三临S时对马小东说,想要把骨灰分为两半,一半和瓷瓶埋一处;把后院的梯子烧了,同另一半一同装在酒瓶子里埋了。
梯子和酒瓶,是马小东和符卿书情意的象征。
原来,马小东始终最爱符卿书。
是的啊,他应该最爱他吧,毕竟,符小候为他,燃尽了一生的热量。
准确的说,真正爱马小东本人的,也只符小候一人而已。他和他初识,他便是马小东,而不是小王爷这个空壳。
苏衍之和裴其宣,拥有的,都不过和小王爷的回忆罢了,在他们眼中呈现的马小东,又何尝不是小王爷的空壳?
人生若只如初见。
可又是为什么,直到最后的最后,马小东才彻悟,占领自己内心阵地的那个人,既不是苏衍之,也不是裴其宣。
而是,始终被他当作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符小侯爷,符卿书。
最爱的人,偏偏最少在乎。
真是命运莫大的讽刺。
当他念叨着“我的符卿书在北疆,几时能回来?”,他的符卿书,早在春暖花开之时,化为尘土,青山为伴,绿水相随。
马小东终究不是小王爷柴容,柴容可以深夜挖坟,抱着苏二的尸体,心灰意冷,把他的骨灰装在瓷瓶子里,相守一生一世。
马小东无法爱到此等凄惨决绝,唯有扛着梯子隔着山墙一天天等下去,等待一个,永远回不来的人,等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苏衍之和裴其宣都比符卿书幸福。
苏衍之,在对小王爷的爱与恨中煎熬了一辈子,这一桩最大的买卖,赔的,是一生的时光。然而,毕竟寻到一处温暖,未算遗憾。
裴其宣,临S时,心心念念的,仍旧是那个断送自己一生,令自己家破人亡的人。心中爱着一个,与另一个相伴一生,也算完满。
唯有符卿书,什么都未曾拥有。纵然他为他,付出的太多,太多。
即使为帮他寻回苏衍之,大病一场;
即使为帮他解救汪探花,假扮蝙蝠大侠;
即使被他自以为是推给公主做驸马,也挨着心痛演戏到底;
即使故作镇定,接受他的所谓“托孤”;
即使确信他真正亡故,摔马坠下悬崖,几近丧命。
无怨无悔,心甘情愿。
唯一的一句“我爱你”,也被马小东生生咽下去,再无机会,听到他说那三个字。
马小东啊马小东,得符卿书爱你至此,夫复何求?
关于结局,我终究想不通透,到底是个悲剧,还是喜剧。
悲与喜,不过事情的两面,怎样都说得通。
其一,马小东寿终正寝,在地府里遇到苦苦守候的符卿书,一声轻唤“马小东”,听到他说“你便是上了奈何桥,我还是认得出你。”。
十年两个月零四天,一弹指之间。从还魂到如今的十六七年,也只在这一望里头。
从此,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岁岁年年共度。
便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
其二,符卿书苦守十余年,终究等到了马小东。
然而。马小东,他倾尽一生钟爱,又苦苦守候的马小东,刚刚才说,下辈子,投个平凡的胎,娶妻生子,安安稳稳过日子。
符卿书何其委屈!
什么生生世世,什么天长地久,什么海枯石烂,通通都是谎言,不过镜花水月,虚空梦一场罢了。
前世,来生,都已不是真正的自己,今生已然擦肩而过,便再无回头路可走。
欣慰的,不过这一望,这一声,破了对方当初说奈何桥上互不相识之言。仅此而已。
从此俩俩相忘,天人永隔,不拖不欠。
仍是不折不扣的悲剧。
是悲是喜,不过读者一念之间。
在那花正好月正圆之时,大家都在,日子正长,今 天明 天,今 年明 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桃花依旧笑春风。
只要马小东和符卿书,在饮下孟婆汤前一瞬间,忆起那些悠悠岁月,荣耀苦痛,甜蜜酸楚,便已足够。
是为又一春。
回波一望悠悠,明月难见白头;拟山荣枯有尽,若水细细长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9:33
《又一春》
凌巧春本以为她这一辈子,估计只能用可怜来形容。 爹不疼,娘不爱,从小被卖做当童养媳,勤勤恳恳干活,却不想圆房前夕丈夫病逝,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寡妇。 上面有凶狠的婆婆,后面又心怀叵测的小叔子, 为了不被糟蹋,鼓起生平最大的勇气踏入公堂,终于获得自由。 满以为这就是苦尽甘来的幸福结局,却没想到这其实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春光正好,春意融融,看着因不同方式搀和到她生命里的男人们,究竟哪个才能带她步入真正的春天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错误的开头,未必不能有正确的结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