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23: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40
满族出征、行猎时,常在裤外再套一裤,俗称“套裤”。套裤用皮制作,后来改用布。套裤也是一种胫衣,这种服饰与宋代膝裤形制相似,无裤腰和裤裆,仅有两条单腿裤腿,不连接在一起,唯长度被上移至大腿邵位,而不像膝裤那样仅处于膝下。套裤的每条裤脚形式上口尖,呈三角形,而下裤管平。套裤的上端钉有带于,穿时将其分别套在或绑在腿上,也有的用带系挂在腰带上,露出臀部及上腿后面上部。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寒。冬天出猎大都要穿上套裤。特别是老年人怕腿寒,每当冬天大都要穿上套裤。北方冬季寒风凛冽,袍服的下面容易进风,在腿部再套穿一层套裤,自然会加强腿部的防寒效果。二是干农活时穿套裤不磨裤腿,保护裤子和腿部不被划破划伤。满族地区多是山高林密、杂草荆棘遍地,人们又需要经常上山采集、捕猎、砍柴等,所以就想出了这个预防和保护措施。这种套裤北方民族基本都使用过,有些民族至今仍在使用。
满族的套裤,满语称“渥季阿布力”,一般为男子和部分满族妇女所用。满族套裤的裤筒上下两端均有带子。穿时上端结腰,下端裹腿,不仅轻便暖和,有的还加绣各种花草图案,雅致美观。但满族人穿长裤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一般是白色的或绿色、*等,男人较之女人的腿带要长得多,尤其上山下地的男人腿带大都扎到膝盖下。制作套裤的材料用缎、纱、绸、呢等,有棉、夹、单,冬季所用者多蓄以棉絮。由于北方天气寒冷,穿时把裤脚管用丝织成的扁而阔的扎脚带在近踝骨处扎起来,扎带末端有一流苏垂于脚踝之处,冬天棉裤固然如此,但单穿时也是这样紧紧扎住的。扎腿带子有黑色、老绿色等,讲究的扎腿带子上面有提花,两头带穗并有吉祥字或“富贵”图案,’这种带子颇具有装饰意义。妇女用套裤时,裤管下亦加镶滚如意头饰者,下用两对纽扣约结之。套裤的裤管有多种形制:清初时上下垂直,呈直筒状;清中叶变为上宽下窄,裤脚紧裹,为穿着方便,多开有衩,着时用带系结;晚清时流行宽松式套裤,裤管之大倍于从前。清人李静山在《增补部门杂咏》一诗中叙及这种服饰习俗:“英雄盖世古来稀,那像如今套裤肥?举鼎拔山何足论,居然粗腿有三围。”说得形象而*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