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茅盾的散文《雾》的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23: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1:16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接着他参与了上海*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党,下广州参加*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是*。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 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文化*、作协*,并任全国政协副*,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 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茅盾写过一些纯粹的散文,但都不是文本意义上的散文,而是散文诗,如《虹》、《雾》、《雷雨前》、《叩门》、《白杨礼赞》、《黄昏》等。茅盾把它当作散文,没有把它作散文诗看待。其实这些作品的散文要素很不齐全,而诗的特征却比较明显,应当看作是散文诗的。
茅盾的《雾》写于1929年,是茅盾在大*失败后,于1928年7月悄然来到日本之后写的。茅盾当时在国内已是出了名的人,中山舰事件时他在广州,蒋介石叛变*时他在武汉,是被反动派早已注意的目标。茅盾悄然来到日本东京,立即就有日本特务盯住了他;第二年茅盾到京都旅居,一路上都有便衣特务陪同,住在京都亦是如此。
茅盾写这首散文诗时是12月时分,正是日本多雾也是多风多雨的季节。所居的环境,如诗中所写:屋子后面有个窗,可以看得见远处的山峰,也不是什么高山,但并排有五六个。但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在写实景,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十分隐蔽的思想感情。作者自己曾说:“这篇散文用象征手法,表示我对时局的看法和我当时的情绪。”(见《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2期,茅盾文章《亡命生活——回忆录之十一》)
“雾”作为景语,也作为意象,贯串全诗:“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在这几个对“雾”的描写语句中,“遮没”、“什么都遮没了”、“吞噬”、“包围”等意象显得特别突出,好像有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要遮没一切,包围一切,吞噬一切,所以“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作者把强烈的主观感情与具有象征意义的景象融合在一起,表达了隐蔽在景物描写背后的主题,作者用“雾”来象征当时的险恶时局是非常贴切的。大*失败后,全国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到1929年12月,这种白色恐怖并没有减弱,只是方式有所改变,狂风暴雨般的大*有所收敛,转而用封锁、孤立、收买、软化、窒息等方法来消磨一些*者的意志,或者造出种种假象,使观望中的人更加迷惘惶惑。作者说:“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像陷在烂泥淖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它道出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心境:到前线,到血与火的战斗中去拼杀,总比在这种不死不活的沉闷雾气中被包围被吞噬要痛快得多。现在是“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
最后两小段是这一层意思的深化,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它依然遮抹一切,只是不是雾样的罢了。这说明时局起了些微亦化,但并不改变他们包围一切吞噬一切的本性。反*的高压是消灭不了*者的。红鲤鱼的轨外行动,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它表明在严密的雾障雨遮中,是有人不堪沉闷的压迫,而敢于向这吞噬一切包围一切的恶雾发起冲击。最后,作者以渴望战斗的心情结束全篇:既然没有杲杲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像帘子一样挂在窗前。仍是用象征手法,所表意思十分含蓄。
茅盾的散文诗和散文,十分注重思想内容,比较准确地概括出我国当时的时代特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诗中意象多寓现实意义(如雾、白杨树、大雷雨等),含而不露,但并不晦涩,能让读者探究到作者的深深用意,茅盾的散文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语言典雅,行文章法严谨而不失自然舒放,经得起反复推敲。
参考资料:http://www.wenzike.com/user1/meiliangxin/archives/2006/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