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22: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4:12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也同样需要技巧,讲技巧的批评对事情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明知故问
比如,孩子玩拼图游戏,由于老半天拼不出图来,就生气地把拼图板摔了。父母过来拾起,问她:“拼不好了吗?”孩子不说话,父母可拿起拼板一边给她拼,一边说:“这样,哎,再这样……”后来孩子就能将拼图拼好了。父母再说:“以后还这样吗……,不许生气,要这样……”这种方法是在批评时诱导孩子思维。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这比一通恶言批评为好。通过询问原因来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做错了事,可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孩子,以便促进孩子的逻辑分析、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激发孩子对事物了解的透彻些,让她通过自己思维树立正确的看法。
用连锁问话来引导孩子掌握、补充答案
连锁问话即在一次问话中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对于儿童,一般采用发散式的连锁问或阶梯式的连锁问。发散式的连锁问是在问话中用多个假设,让孩子考虑在一定条件*下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它可以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
阶梯式的连锁问是在问话中把力度不断加深,使孩子对答案有深层的了解。它可以增强孩子由浅入深的思维、理解事物的能力和加深对答案的巩固。在用连锁问时应注意问话时不要过快,这会使孩子的思维跟不上,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用似问非问来表达否定态度
实际上,似问非问就是反问,但它不像反问那样带有强烈的斥责语气,它的语气较委婉、软弱,感情宣泄不猛烈,使孩子易接受。比如:“什么时间了,该去吃饭了吧?!”这句话也就是说:“已经到了吃饭时间,该吃饭去了。”似问非问由于语气不强烈,易为孩子所接受,不产生对立情绪,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融洽。
有些孩子爱“撒野”,一遇到这种情况大人便束手无策,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可以试一试下面几种方法。
视而不见,暂时回避
其实,孩子“撒野”时打也好,骂也好,摔东西也好,目的是给大人脸色看的,以表示对大人的反抗。如果你采用视而不见,暂时回避的态度,孩子的这些目的就不能达到,“撒野”也就失去了意义,孩子自觉识趣,即使闹也就没了底气,等气氛缓和了再教育孩子,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消极防范,以退为进
如上述方法实施了,不奏效,再使用此法。
孩子撒起野来,往往又踢又打。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且战且退”,一旦孩子对自己有所“触及”,便故作疼痛难忍之状,使孩子产生恻隐之心,停止进攻,找机会再教育孩子。
针锋相对,游戏计取
孩子“撒野”,若是“肆无忌惮”,软的方法无济于事时,你可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把孩子置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境地,然后用游戏方式,逗孩子哭笑不得,以缓和双方紧张气氛。
讲技巧的批评容易被受批评者所接受,这样,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及感情,又可收到应有的效果,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