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21: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8:22
近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的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理解细胞感知、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贡献”。其中,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格雷格·L·塞门扎(Gregg L.Semenza)揭示了身体应对低氧的关键激素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机制,找到了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IF)。而这一摘得科学最高桂冠的研究工作,是塞门扎教授和他的中国学生王广良在20世纪90年代共同完成的。10月9日,记者通过“有问”平台组织的线上论坛采访了王广良。
王广良表示,他在霍普金斯大学塞门扎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和助理研究员期间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IF-1。“我是塞门扎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后,最开始时整个实验室就只有我们两个人,随后另一位中国留学生也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在寻找HIF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们在做具体的科研工作。”
当时,细胞如何应对低氧状态是一个前沿方向。科学家已经发现氧气不足时肾脏会分泌EPO来促进红细胞产量提升,但这一机制的开关在哪里?王广良正是出于对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才投入塞门扎教授门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王广良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工作。许多时候,他都必须在冰库里做实验,以保证细胞活性。通过无数次系统的实验,他们终于在第45次的凝胶电泳分析中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IF-1)。此后,王广良及其团队培养了数百升人类细胞,不断分离杂质,最终取得几毫克的HIF蛋白。
“实验的难度在于HIF作为转录因子,在细胞中含量很低,在通常的氧气浓度下很快被降解。所以分离纯化的工作量很大,要非常专注投入来做这个纯化的工作。稍有差错会前功尽弃。”王广良回忆说。同一时期,还有其他科研团队也在做同样的科研,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希望尽快找到捷径。可是没想到,最后还是王广良一步一个脚印的“笨功夫”帮助塞门扎最先达成目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8:23
我觉得他们三个对于细胞感知的研究已经很高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8:23
我觉得这三位对他的研究已经非常的透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8:24
我觉得他们已经将细胞里所有的东西都研究透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8:25
我觉得这是应该是很深刻的吧,不然不会拿到诺贝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