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1: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1:27
《说文》记载: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又讲:天子因生以赐姓。在先秦之前属于母系文明,女子担任着繁衍生息的重担,所以女子才拥有姓,男子只有氏。
上古八大姓分别为: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在《春秋》收录的22个古姓当中,也有近半数带着女字旁,所以“姓”是产生于母系文明,在进入父系文明之后,姓氏才开始融合。
《通志·氏族略》记有: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古时姓氏也分高等之分,一些人为了避讳皇帝姓氏选择改姓,也有皇帝赐姓,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单姓和复姓。
虽然现今姓氏也有很多,但也有一些人数稀少的姓氏,像是居住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就有一群“叫”氏人家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数百年,全国“叫”姓,人口仅只有300多人。
关于“叫”姓起源,就连村中的老一辈都不知道,还是史学家查阅遗留下来的《叫氏五修族谱》才明白,“叫”氏始祖名为仲康,出生于明洪武十二年,河南苗裔人,从小就立志建功立业,又善于骑射,参与过多次战争,因军功官拜都阃(四品武官)。
但因为明朝发生一些变故,他不进退两难,仲康便退出了官场,还找到了菜花坪这么好的一个隐居地,改姓了“叫”,他隐居时,正好是建文帝年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应该为朱棣兵变,他不愿为朱允炆和朱棣两人卖命。
在《仲康公传》这样记述:叫公仲康,字肇绩者,乃河南苗裔,楚攸之鼻祖也……迨因国事正在进退两难之间,遂丧志仕途,寻胜过攸至斑竹菜花坪,流连不舍……
仲康移居到此后,于正统十四年逝世,仲康家族也在此开始繁衍生息,在明万历年间还修订了族谱,康熙时期二修、乾隆年间三修、道光年间四修、中华*时期第五修,本该遗留7卷族谱,但历经战乱只生下卷二和卷四。
卷二中就有:“以仲康为始祖也,其世系齿录”的记载,卷四开卷为《班行诗》,首句也是在说“正叫流光应宗祖”,这也是呼吁了《仲康公传》来此地避乱的初衷,但仲康千姓万姓不选,偏偏选择“叫”姓。
姓氏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更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者,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更是一张对外的名片,虽然每个人不会轻易改姓,但“叫”姓确实有些不太方面。
当他人问你“叫什么”是,你说“叫叫XX”,估计他人第一时间很难搞懂,若是解释得不好,还会让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根据一些姓氏数据调查,老一辈在取名为“伟”“春”“芳”“英”是取名常常会用到的,要是搭配叫,确实有点让不少的女孩红了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1:27
因为实在太过特殊了,姓氏名称就称“叫”,很多场合都会引起误解,甚至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才会想要改姓。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1:28
因为这个字很多人都是不认识的,而且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并没有一点好处,甚至阻碍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1:28
这个独特的姓就是“叫”,全国叫这个姓的只有300多人。如果把名字与姓连起来,有时会引发歧义,也会闹笑话,起名字特别难,所以有些女性就想把这个姓氏改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1:29
主要还是因为女子觉得这个姓太奇怪了,别人问自己叫什么的时候很难回答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