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36
我来回答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6:26
1、春节,是满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蓝、白色)、挂“福”字。午夜分发“神纸”之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
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取“更岁饺子”之意。还要把一枚铜钱(富家有的用金钱小保及宝石等),暗放饺子中,谁吃到了则终岁大吉。
除夕,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可达二丈,上扎松枝,高挂红灯,红灯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则于腊月二十四日悬挂“天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出灯止。
2、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满族除挂彩灯外,还制作“冰灯”,元宵节的主要内容不是吃元宵,而是观彩灯。满族聚居的市镇,街道上悬挂起成千上万只巧夺天工的彩灯。农村还有元宵节晚上“蒸面灯”之俗。晚清广州“羊城灯市”中,以旗人所制灯最为璀灿夺目,成为广州一种特产。
3、正月十六,北方各地满族妇女,盛行卧冰与“滚冰”,象征着去除晦气。
4、正月二十五“添仓”,祈求丰年。
5、二月初二“龙抬头”祈求风调雨顺。
6、三月三“开马绊”;清明节“祭墓”,上坟插柳。
7、端午节要外出踏青、击球、赛秋千等。近年来,各地满族多有庆祝“颁金节”的民俗:后金时期,皇太极于1635年农历10月13日,将族称定为“满洲”(或作曼殊、满殊),满族人把这一天作为满族的诞生日,举办满族“命名日”,即“颁金节”的庆祝活动。
扩展资料
满族的风俗民情:
1、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
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2、服饰:男子自头顶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于脑后,清入关后,强行在全国推广,使之成为清代满、汉、蒙各族的共同发式。
女子发式,幼年时期与男孩一样,稍长,在脑后留有一根或两根辫子,结婚时开脸上头,戴钿子。平时,在头顶盘髻,有架子头、两把头等样式。佩戴耳环,有一耳三环的定式。
3、丧葬:入关前,满族以火葬为主,自顺治帝后期起,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满族普遍改成棺材土葬,并结合本民族特点,形成了满族的特色葬俗。乾隆以前,各地驻防旗人由于要将死者及其遗属送回京中故旗,所以仍保持了火葬,而将骨灰装殓回京。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满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7:44
一、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
二、走百病
这是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三、添仓节
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四、开山节
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五、二月二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六、虫王节
六月六,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族传统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9:19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满族许多节日受到汉族人影响,在今天也过一些汉文化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提问满族的习俗?
回答还有颁金节,上元节,走百病,添仓节,虫王节,开山节等
满族的习俗: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等。
提问关于满族的一切特殊的讲一下
回答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以上都是比较特别之处,但是现在已经慢慢被同化了,
提问好的,谢谢老师
回答不客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21:10
颁金节;上元节;走百病;二月二;添仓节;龙抬头日;虫王节等。
一、颁金节:
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颁金节”的日子。“颁金节”是满族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它是满族的诞生纪念日、命名纪念日,是全族性的节日。
每年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满族同胞都以各种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颁金节”与金银财宝无关,它是满语“banjin inenggi”。音译为颁金节。因此“颁金节”即满族“诞生日”。
二、上元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并影响汉族,今天汉族也将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
三、走百病: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四、添仓节:
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是古代民间祈年节俗,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念五日为填仓节。”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填仓节分大小,小填仓在农历正月二十,为祭以祈年丰,亦称“小天仓”、“小添仓”。
五、龙抬头日: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其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介于干支历卯月的惊蛰与春分之间,卯”是十二地支之一,首尾交于惊蛰与春分,五行属木,卦象为震。“卯”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如《律书》中所云:“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标示春雷乍动、春耕此始。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
六、虫王节(亦称天贶节):
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虫王节起源较晚。淮安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贶节(虫王节一般指天贶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抬头(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添仓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颁金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族传统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23:18
满族和汉族一样,对春节最重视,庆祝的其它几个节日,也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在庆祝的方式上有些地方与汉族不尽相同,具有满族的民族特点。
喝腊八粥,关场院门。
到了腊月初八,就意味着一年的生产活动结束,准备欢度春节。这天,吃大黄米做的腊八粥。饭前,先喂杏树,每个杏树杈上都放一块黄米饭。并撒一锅粘糕,先切一大块,拿到场院去上供。奉行仪式,先把石头磙子立在场院中心,两把杈子、扫帚、扬��都摆上。将酒倒进石磙脐窝里头,接着就烧香,念一套嗑:杈子、扫帚、磙地王,今年打了万石粮,不但今年年头好,来年还比今年强。这就叫:”吃了粘糕,关场院门。“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strong>这天要吃饺子,晚上辞灶,给灶王爷上供。供品有用秫秸扎的小马、小鸡,还有一碗水,一碗草料,一碟灶糖,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过春节的准备工作从杀猪开始。
杀过年猪,家家户户都淘米、压面、包饺子。妇女裁制穿戴,给小孩准备过年衣服、鞋袜。过了小年,春节准备工作进入*。如打黄千纸、写包袱、蒙皮鼓、煮年肉、杀年鸡、蒸枣花、蒙香斗、写对联等。除夕晚上,就算过年了。主要活动是供神、祭祖、跳家神、拜年。
除夕前一天祭坟。</strong>到坟上供饭、菜、馒头、烧纸钱。除夕傍晚,在十字路口笼一堆火,叫岁火。晚上,用这个火烧包袱。烧包袱回来,给祖宗、老人磕头,辞旧岁。神位前和祖上供馒头、烧达子香、点蜡。门上贴对联和门神,箱柜之上贴福字,碾子、磨贴对联,井上贴“井泉龙王”,放鞭炮封井,封井后就不准打水了。半夜发神纸接神,在院里燃一堆火,象征日子过得火炭般红。半夜十二点以后,把供的神请到外边放在大桌上,供品也搬到外边桌上,烧香、磕头、放鞭炮。全家人跪到院子里,碾子、磨都活动活动,鸡架也用烧火棍在里边捅几下,说是金鸡满架,接着放鞭炮开井。发过神纸接财神。这时,送神的人来到门前,一遍遍念喜歌:”爽神爽神骡马成群,爽当爽当人财两旺。“小孩子点香接神,燃后给送财神的粮米或钱。接神时,饺子煮好了,煮饺子叫煮元宝汤。天地、灶王前都供上饺子。接财神的回来后在院里喊:”财神到家了!“接着,按辈分磕头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然后,吃饺子。这天晚上,家家都这么欢乐。
大年初一互相拜年,给长辈磕头,互相祝贺。初七是人日子,必须吃面条,意思是用面条栓小孩腿,小孩好养活。正月十五元宵节,扭秧歌、挂灯。正月二十五龙凤日,添仓打囤。添仓是往仓房里供黄米饭,饭盒上按东、西、南、北、中插五双筷子。打囤是用灰在院子里撒个圈,中间放五谷粮,小鸡吃什么粮预示当年收什么粮。
二月二龙抬头。日出前就在炕沿、窗台、锅台后边点插香熏虫。老太太拿着擀面杖往炕沿上敲着说:“龙抬头,虎抬头,偏偏臭虫不抬头。”这天小孩带着用各种颜色的布块串的龙尾,还要剃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1:43
颁金节;上元节;走百病;二月二;添仓节;龙抬头日;虫王节等。
一、颁金节:
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颁金节”的日子。“颁金节”是满族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它是满族的诞生纪念日、命名纪念日,是全族性的节日。
每年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满族同胞都以各种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颁金节”与金银财宝无关,它是满语“banjin inenggi”。音译为颁金节。因此“颁金节”即满族“诞生日”。
二、上元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并影响汉族,今天汉族也将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
三、走百病: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四、添仓节:
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是古代民间祈年节俗,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念五日为填仓节。”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填仓节分大小,小填仓在农历正月二十,为祭以祈年丰,亦称“小天仓”、“小添仓”。
五、龙抬头日: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其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介于干支历卯月的惊蛰与春分之间,卯”是十二地支之一,首尾交于惊蛰与春分,五行属木,卦象为震。“卯”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如《律书》中所云:“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标示春雷乍动、春耕此始。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
六、虫王节(亦称天贶节):
虫王节起源较晚。淮安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4:24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距今约6000-7000年前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今吉林*春市),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我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7:22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距今约6000-7000年前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今吉林*春市),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我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八旗人,注意这里是按大小排序的。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10:37
满族许多节日受到汉族人影响,在今天也过一些汉文化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并影响汉族,今天汉族也将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14:08
满族的传统节日:
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的添仓节 、 满族的二月二 、虫王节与颁金节、满族中元节
满族节日风俗习惯
满族许多节日受到汉族人影响,在今天也过一些汉文化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
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上元节
即正月十五日,,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并影响汉族,今天汉族也将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
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
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17:56
一、添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是日煮一盆粘高梁米饭上插用高粱秸扎的“马”或“犁丈”放入粮仓内,后来简化为用高梁秸扎成的“犁丈”直接插在粮仓上,以祈丰年。
二、太阳日(满族人称太阳为“日头”)
农历二月初一。满族人认为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三、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还要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好喝招待。这天吃饽饽(饺子)叫吃龙鳞,吃烙饼叫吃龙皮,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叫吃龙粪,吃锅贴叫吃龙爪。
四、结缘日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五、民俗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为满族同胞的除“颁金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民俗节。是沈阳满族联谊会于二 OOO 年六月份邀请辽沈地区满族专家、学者进行考查论证后确定的。是日在春光明媚的郊外举行民族庆祝活动。
六、虫王节
农历六月初六。过去,每逢此日,每户出一人去谒虫王庙,并杀猪以祈虫王,祈求虫王管住虫害。后来深知虫害靠防治而不靠祈神。农村改为“晒衣节”,城市改为“爆书节”,以凉晒衣物图书防止虫咬。
七、马王节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祖先狩猎征战,多靠骑马射箭。就是出门远行也多骑马,故多敬重马王。供马王爷时,用烧羊肉一方、鲤鱼一尾、雄鸡一只、还有白酒,行三叩首礼。供后全家饱餐一顿。
八、颁金节
农历十月十三日。公元 1635 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在沈阳发布一道谕旨,就是用“满洲”这个新族名代替“诸申(女真)”的旧族名,所以,人们便将这一天视为满族族称的诞生日。而“颁金”一词是满语音译,为诞生、出生之意。满族人愿意接受它是因为这两个汉字有吉祥尊贵之意。因此约定俗成,各地满族同胞就都称这一盛大节日为 “颁金节”。
九、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22:01
满族的传统节日
1.颁金节:
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2.上元节:
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3.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4.添仓节:
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5.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6.虫王节:
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7.中元节:
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8.开山节:
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9.腊八节:
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10.小年:
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11.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12.吃肉节
古代满族人没有历法,自古与中原王朝一致,因此许多节日与中原一样,但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又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月一日是汉族的中和节,食用江米面作的太阳鸡糕,糕上印金鸡圆光,用以祀日。在历史上,满族人把二月初一叫吃肉节,对老北京的满族人来说,是一个极盛大的节日。《那桐日记》中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初一日,某刻进内,坤宁宫吃肉,辰初礼成,西苑门论班,外务部值日。”金易、沈义羚所著《宫女谈往录》中也有对吃肉节的记载。这一天主角是皇后,她要率各王府的福晋去祭堂子,负责在坤宁宫中主持向灶王祭礼献牲的仪式。与汉族不同的是,满族人来自东北白山黑水地区,那里的春季物候到农历二月才出现,所以把二月初一的中和节作为春天的开端,俗称“吃肉节”。另外汉族人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而满族人不但女人可以参加家里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活动,在吃肉节的祭礼担当中馈,所谓“家有万事,主持一人”,所以无论是在皇宫中的皇后还是家庭主妇,均认为这是她们的天职。
皇宫献牲活动在坤宁宫举行,庄严的皇宫这天要在这里设屠宰场。宫内把一个长方形的大木案子摆在正殿的西侧,上面包着铁皮。案子后有两个深坑,坑里置半人高灶台两个,上面安放两个大铁锅,里面可装整只肥猪。案子两旁有两个大木案子专供给猪刮毛、割肉时用。生猪宰杀后除猪头上留着一小撮猪毛被红绳系好之外,其余全部退光,下锅煮好,然后由司俎官引着,由杂役抬到神杆前的灶台上。这个仪式在进关前的沈阳皇宫中更加重视,一般八旗兵丁也非常重视。
传说皇宫中煮猪的汤最早是盛京(沈阳)带过来的,表示关内关外一脉相承。祭祀后的无盐白肉分赐给大家,切成薄片后再蘸佐料吃,这是保持狩猎民族的古规,叫作有福同享。八旗兵丁平日一般是以佐领(牛录)为单位开展活动,在吃肉节满族一般人家这一天也要举行家族团聚活动,到族长(穆昆达)家团聚。先祭天,再祭祖先,然后论辈份领取赏赐的白肉,饮酒祝贺,庆贺新春的到来。这一天又称太阳生日,各家把过节已破旧的挂笺、对联等拿下来,面向太阳烧掉,以边烧一边说:“烧什么得什么。”虽然叫“太阳钱粮”,不是的满族人认为老爷儿(太阳)会把自己送给太阳的“钱粮”加倍还给自己的。吃不完的肉,可以各自拿回家去。
13.春龙节
满族人非常崇拜龙,随着八旗的旗子中的图案是龙,在满族人的生活中,各种变形的龙的图案应用十分普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距今65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龙的形象地出现,考古学家在5000多年前辽河流域的历史源头上,找到了这一地区文明时代的考古依据。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龙的形象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这件龙形玉雕形体酷似甲骨文中象形的“龙”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定形的龙。自三星他拉发现后,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辽宁和内蒙古等地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十几件玉雕龙。同时还在辽河流域比红山文化时代更早的赵宝沟文化和查海文化中,相继发现了刻画龙和摆塑龙的实料。此外,辽河流域考古发现和早期龙还有浮雕形、木雕形、彩陶形、泥塑形和彩绘形,发现数量总数为21件。(丁铭:红山文化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实物依据,2007年10月9日《参考消息》)在满族生息之地发现这样多的考古资料,说明满族人以“龙”为自己旗帜是有其历史文化渊源的。但是,古代满族人所用的龙的形象与中原地区有区别,无论在北京出土的金陵文物,还是辽宁清远祖的永陵,其龙的形象均是坐龙,身形似狗,而不是蛇。自皇太极称帝之后,其所用龙的形象才与中原相似。
14.浴佛节
农历四月八日是佛教浴佛节,自金朝以来特别盛行,上自黄帝、贵族,下至一般百姓无不奉佛。(大金国志.浮图)卷三十六“浮图之教,虽贵戚望族,多含男女为僧尼。”如今在北京大地上仍存许多金代建的宝塔,如丰台长辛店镇云冈村东面山岗上的镇岗塔。房山区长沟乡西甘池的严行大德灵塔,昌平区海子村的银山塔林等均说明古代满族人对佛教的崇拜。到了清代许多寺庙如香山实胜寺;北海内永安寺有满族喇嘛,许多宗室望族也把孩子送入寺院学些佛经,如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曾是雍和宫的小喇嘛,后来任北京佛教协会名誉*、民俗学家常人春先生也曾在地安门外火神庙当过小道士。汉传佛教的佛诞日是农历四月初八藏传佛教为四月十五日,所以整个农历四月均是吉祥月。农历四月的北京槐荫结绿,榴花初燃,除了各种“弘法结缘”的宗教活动外,还有舍缘豆、放生、办善会,朝佛和牙活动外,以及超度先亡放焰口等法事。民俗事象主要有普舍缘豆。满族人以善为乐事,四月初八当天多人在街口向过往行人免费舍缘豆,王府也不例外。金寄水先生住《王府生活实录》一书谈到睿亲王府舍缘豆的情形:浴佛节前,即备齐青豆、黄豆、香椿、咸胡萝卜等原料。然后,先将豆子洗净,胡萝卜切成小丁,香椿切成段,加花椒、盐烧煮至初八日清晨煮好。趁缘豆尚有余温之际,先供佛。撤供后,由晚辈捧一小簸箩,内盛缘豆,送至各房,请长辈各取一粒青豆、一粒黄豆。佣人也不例外。另有两个太监抬一大箩筐缘豆,出府施舍。舍毕归来,登堂回话,照例要说:“回太福晋的话,万众结缘了!”才算交差。《北京通》一书“神化举动”一节中收录了金受申先生关于“舍缘豆”的精彩记述,非常生动。
过完佛诞日,就迎来了碧霞元君的生日。北京有东顶、西顶、南顶、北顶、中顶四座娘娘庙,还有京西妙峰山金顶娘娘庙和平谷丫髻山和崇文门外天仙娘娘庙。金启骔先生在《北平郊区的满族》一书中说“娘娘在营房中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关老爷。他们还知道这几座庙里娘娘之间的关系,据说都是肉胎,年龄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是一母所生的亲姐妹。有一天母亲带着三个女儿去逛南顶(在左安门外),大姑娘非要上大殿香案上坐不可,母亲阻拦也阻拦不住。庙里的和尚就劝说“她要上去,就一定有根基的,不用拦她了。”谁知这位姑娘一座金佛龛,立刻作化,就成了肉身的娘娘。母亲悲痛之余带着剩下的两个姑娘去逛北顶(在安定门外),二姑娘又坐进了佛龛作化了,成了北顶娘娘。母亲只好带着三女儿回家,谁知在归途中三姑娘闹着要逛西顶庙,母亲又答应了,结果三姑娘又在西顶庙作化,成为肉身娘娘。”这西顶庙在外火营门南门外兰靛厂街上,四月十八有庙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2:22
是颁金节
这是满族独有的最主要的节日。
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满族同时也过春节端午等等,那是普天同庆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7:00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的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1:55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夏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有什么特别的节日和风俗
1. 颁金节:满族的“族庆”之日,纪念1635年皇太极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1989年定每年12月3日为“颁金节”。2.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满族有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3.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妇女们结伴外出,嬉戏欢闹,称为“走百病”。4. 添仓...
满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满族传统节日
1. 春节:满族人民也会庆祝春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2. 添仓节:这是满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到来。3. 二月二:又称为“龙抬头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之一。4. 虫王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虫王,祈求农业丰收。5. 颁金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庆祝金朝的建立。6. 中元节:满族...
满族有什么特别的节日和风俗
1. 颁金节:这是满族的“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满族同胞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2.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
满族有什么节日和风俗
1、满族的传统节日: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的添仓节 、 满族的二月二 、虫王节与颁金节、满族中元节。2、满族节日风俗习惯:满族许多节日受到汉族人影响,在今天也过一些汉文化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满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1、满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四个,分别是颁金节、开山节、春节以及小年。其中颁金节是满族成立的日子,开山节是满族庆祝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2、颁金节: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其子皇太极继位后,于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农历10月13日发布谕旨,修正...
满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
元宵节”。与汉族的传统相似,满族也有庆祝元宵、挂彩灯和品尝元宵的习俗。3. 走百病:这是满族妇女专属的节日,通常在正月二十日或其后不久举行。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会成群结队地外出,或是走沙滚冰,或是嬉戏欢闹,这些活动被称作“薯祥走百病”,意在驱除疾病,带来健康和吉祥。
满族的节日传统节日是什么
1. 颁金节:满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阳历每年的12月3日庆祝。2. 上元节:又称为元宵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之一。3. 走百病:满族的传统习俗,在正月初二十日举行,寓意驱除疾病。4. 添仓节:在正月二十五日庆祝,是满族的传统节日。5. 二月毁羡二:又称为龙抬头,在二月举行,是满族的传统节日。6. 虫...
满族人都有哪些民俗习惯?具体一些:节日对应的习俗和时间。拜谢!_百度...
1.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满族将春节视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满族人会贴春联、挂灯笼,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团圆的时刻。此外,还会放鞭炮、舞狮子、扭秧歌等传统习俗,以庆祝新年的到来。2.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满族有什么节日?
1. 添仓节:这是满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二月初二庆祝,象征着祈求丰收和吉祥。2. 颁金节: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因为这一天清朝太宗皇太极在沈阳宣布用“满洲”代替“女真”作为族名,因此这一天也被满族人视为族群诞生的日子,具有吉祥和尊贵的意义。3. 上元节:满族...
满族有哪些节日和风俗
满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颁金节:这是满族庆祝民族诞生的节日。2. 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满族也有庆祝元宵节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这一习俗影响了汉族,使得汉族也将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3.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通常在正月二十日。在这一天,妇女们会结伴外出,通过走沙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