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22:4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8 17:10
京剧的“话剧化”(中国京剧音配像系列) 和宝堂 我要说的似乎与“音配像”无关,那就是当前某些剧团所搞的“话剧化”的大制作新戏。他们认为“音配像”的剧目早已过时,只有他们这些新戏才符合时代的要求,才最具有时代特色,所以对“音配像”不屑一顾。因为在他们看来京剧根本不需要“继承”了,只有广泛地借鉴现代艺术,搞“话剧化”,彻底“改造”京剧才是出路。这几年京剧“话剧化”的趋势,的确不能等闲视之。 正是“话剧化”的作用,在堂堂的京剧院排演厅,指挥艺术生产的不是张学津,也不是谭元寿,更不是梅葆玖等艺术家,而是念不出一个锣经,不懂得任何程式和程式作用的话剧导演,甚至我们在这个最高的京剧殿堂,听到有人指责演员“你们的动作太京剧化了。”在京剧院的排演厅,居然有话剧导演说:“你们京剧演员只会演程式,不会演人物。”还有人说:“我要搞的是全新的京剧,不能有一点京剧的痕迹。”似乎梅兰芳先生强调的“移步不换形”,李少春先生强调的“首先要像京剧”等等已经一文不值了。就是在这种趋势下,许多新排剧目都沿袭了话剧化的方式。但我们看到在剧场里真正一票难求的仍然是不少传统戏。 然而,尽管“话剧化”的京剧没有多少票房价值,却依然是京剧舞台上的时尚。有些人说,我们不讲票房价值,我们注重的是社会效应,其实,没有人看的戏,又怎么会有社会效应呢?例如某剧团排一出新戏,需要资金投入150万元,而70%都要花在灯光布景和服装上,演员排一天戏,不过拿10元钱、一盒饭。大部分钱都用在戏外了,用在表演以外了。灯光布景不需要吗?需要。但是戏曲终归是大写意的艺术,是要通过表演,演出布景来。不像话剧是“布景里面出表演”。所以舞台上搭台,占据主要表演区,只会削弱和破坏京剧的表演。 就在京剧界人士切身感到我们的京剧艺术将要被“话剧化”所取代的时候,同时看到“话剧化”的京剧没有艺术的含金量,没有票房价值,投资大,收效微,很难维持剧团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的时候,也就是谭元寿、张学津等人多次呼吁:“救救老戏吧,我们的老戏丢得太多了”的时候,“音配像”应运而生。 “音配像”使老艺术家踏实了,使许多为京剧遗产面临灭绝危机而焦虑不已的同行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因为360多出老戏通过“音配像”得到全面保留,使京剧的本色不会变样,使我们在继承京剧传统艺术时就会有法可依,就可以按图索骥。 一开始我对“音配像”并不理解,但是看了一次为程砚秋先生配像的《碧玉簪》,里面由筱翠花扮演的丫环在陪小姐回门后有一段戏,录音中掌声大作,而演员却什么精彩之处也配不上来。我去问于世文先生,难道筱派就真的失传了?他承认:失传了。我真感到绝望,这么大的一个流派,今后就再也看不到了,真是广陵散尽。遗憾中我醒悟到:啊!“音配像”真是太及时,太重要了。 当然,认识“音配像”的重要性,首先要对继承传统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音配像”是继承的范本,也是我们今后京剧改革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否则,您不知道什么叫程式,就要打破程式,最后京剧面目全非,就只能叫破坏了。 《人民日报》 (2002年07月09日第十二版)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8 17:1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到解放初期是京剧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但是那时候的名家很多都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只有唱片保留下来,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艺术资料,由这些老艺术家的传人为其配像,力争再现名家当年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