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12: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6:23
马克沁机*一诞生,立即在战场上显示出卓越的性能。1893年,罗得西亚50名步兵使用4挺马克沁机*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的猛烈进攻,结果战场上留下了3000具尸体。1895年,阿富汗奇特拉尔战役和苏丹战役中,马克沁机*也使进攻的敌人死伤累累。
1898年,苏丹的恩图曼之战,2万名*教托钵僧被英国侵略军*,估计有15000人倒在马克沁机*的阵地前。1899年开始的布尔战争中,布尔人在冲锋时遭到了马克沁机*的毁灭性打击。
但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俄双方激烈的机*对射才使机*的运用受到主流战场的重视。那次战争中,俄军使用马克沁机*,日军使用另一种著名的机*——哈齐开斯机*。前者威力和可靠性均优于后者,特别是在鸭绿江附近的大战中,*人首次使用带防盾的索科洛夫低轮架马克沁机*射击,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机械的强大威力使当时许多著名的机械设计师都投入到机*的研制之中。手*设计的泰斗、美国人勃郎宁也不甘人后,先后推出了多型机*。
其中,勃朗宁m1901机*的改进型在一战后期随美*队进入欧洲主战场,但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因为质量问题,它的机匣后坐板强度不够,以至于连续射击时后坐板断裂。后来,勃朗宁将机匣后坐板加了两个支耳,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开战初期,比利时军队靠着军犬的力量拉着机*匆忙撤退。马克沁机*的重量,使它不易于机动。
曾经与马克沁机*在日俄大战中打得旗鼓相当的哈齐开斯机*在一战中也被广泛应用。当时,由于射击频率太高,摩擦产生的高温很容易使冶炼和金属材料技术尚不成熟的*管变形,开始,人们想到了更换*管,后来便发展出一战时广泛流行的水冷式机*。这使*管在外观上看起来又粗又圆。
哈齐开斯机*的典型特征,就是水冷式*管前端有一条细水管,以便于水的循环。后来,为了扩大散热面积,人们还在冷却管上加了一些褶皱。
当时,每挺机*普遍需要4人来完成操纵与射击。一个瞄准,一人供弹,一人进行观察瞭望,一人协调指挥。但这种配置并不是绝对的,必要的时候,3个人2个人也可以完成射击。
一战中,坦克、装甲车、飞机、军舰,甚至“齐柏林”飞艇上都装有马克沁机*。人们将机*安装在摩托车上,以便机动地进行对空射击。这显示出机械化部队发展的趋势。与此相反,比利时部队的狗拉机*,则是畜力战争没落的一个证据。
大战刚爆发时比利时军队在德国的攻势下节节败退时,正是一大群忠实的军犬,拉着机*完成了撤退。但不论是摩托车还是军犬都反映出马克沁机*机动性能较差的缺点,当时,马克沁机*重达27.22公斤,哈齐开斯机*重达14.97公斤,一战中最著名的德国马克沁mG08机*则重达26.54公斤。对于火炮而言,这一分量无足轻重,但对于以营连为基本作战单位的机*,士兵就不胜负荷了。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制造单人使用的轻机*。